來源:櫻花影院人氣:285 更新:2025-07-04 02:27:31
撰文 / 《財經天下》周刊作者 何暢
編輯 / 董雨晴
于正又翻車了,這一次是因為新劇《當家主母》。
事件的真相無從考證,但透過這一次爭議事件,作為曾經的“話題制造者”、“爆款制造機”以及眾多平臺追捧的成功商人,《當家主母》背后的制片人于正,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新劇深陷虐貓風波
甚至于其在立項之初還背負著“非遺文化傳承”的期待,被出品方宣傳為傳承了“非遺”文化中“織錦”這一技藝。傳承非遺文化,這件在當時被歡娛影視CEO楊樂評述為“非常有意義的事”,卻在兩年之后,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不過由于網友們對此并不認可,《當家主母》的口碑在網絡上迅速崩盤。截至發稿,其豆瓣評分從開分的5.3分直線滑落至2.8分。許多愛寵人士沖向了豆瓣,怒而為其留下1星評論。
作為于正背后歡娛影視今年來的第二部重磅作品,《當家主母》原本也背負著特別的意義。
2021年11月9日,《當家主母》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大視頻平臺同步上線,憑借與《延禧攻略》相似的畫風,以及蔣勤勤、惠英紅等硬核主演的加持,在開播首日迅速登上熱度飆升榜首。但在此后,根據貓眼專業版,其熱度卻幾經下滑,掉出前三排名。在熱度上不及同期播出的楊冪主演的《斛珠夫人》和劉濤主演的《星辰大海》等作品。
不過在虐貓事件爆發后,《當家主母》的熱度又迅速竄升至了第三位。
放在許多年前,作為罕見的話題制造大師,于正或許會十分樂于看到自己的作品存在爭議。因為存在爭議即會引發大眾的關注,從而使得作品獲得更高的熱度。對一部劇集作品而言,熱度是衡量其商業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但虐貓風波不一樣,在風評上它一邊倒地向著負面輿情發酵,以至于當事方不得不第一時間出面回應,甚至采取了報案手段維護自己的口碑。
但網友們仍舊不買賬,人們糾結于劇組是不是給原片段中的貓咪找了一個替身,希望劇組放出拍攝時的花絮。
11月29日這天,于正本人也一口氣轉發了五條微博,全部都跟澄清虐貓事件有關。
曾經的資本寵兒
于正一直是資本領域的寵兒。一方面,他有過12年48部戲的履歷,知道觀眾喜歡什么;另一方面,自帶話題的于正敢說,“不像很多人會把自己保護起來,有什么說什么?!币晃缓陀谡羞^接觸的制片人告訴AI財經社。
他的合作伙伴也曾這樣評價他:“于正劇內容唯美又嚴謹,為播放平臺提供了穩定又高質量的作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于正都被視為“爆款制造機”,編得了年代催淚大戲,也搞得定團隊和項目管理,江湖地位不低。他本人也和他那些作品中的主角一樣,起于微時,于無名中煎熬,一朝成名,從而大殺四方。
在此之前,于正一直是行業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即拍什么都能賺錢,永遠有平臺為其買賬,就連于正自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都要宣稱“我沒有一部戲不賺錢”。
僅以《延禧攻略》為例,收官當日,其播放量已突破130億,累計熱搜超300次。慶功宴上,主創發言中反復出現“顛覆”一詞,仿佛這部劇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更何況,這中間還摻雜了對耽改和雙女主兩大熱門題材的探索,前者即《鬢邊不是海棠紅》,堪稱于正從業以來口碑最佳的作品,豆瓣評分8.0;后者也就是《當家主母》,如今正因道具爭議飽受口誅筆伐。
于正從來不會錯過行業熱點,也十分擅長對資本講故事。
另一方面,商人于正也樂于表態,并因此成為微博熱搜常客。畢竟,流量意味著關注,而關注背后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在他擔任優酷競演類綜藝《演技派》發起人期間,歡娛影視擔任了承制方,其旗下藝人頻頻露臉,除此之前,于正還在個人微博批評節目組宣傳,“明明是專業性趣味性一流的節目,做這樣的宣傳,我都替你們臉紅”,從而又收割了一波熱度。
失效的“于正制造”
多位和于正有過合作的人都曾發出過一種感慨,那就是作為創作者,于正身上有一種特質,“他太懂觀眾想看什么了”。湖南衛視副總編輯李浩也曾評價于正,“他是一位深諳觀眾心理的電視專家”。
的確,如果說《大清后宮》和《胭脂雪》是對合理戲說的嘗試,尚存有一絲對歷史的尊重,那么從《美人心計》到《宮鎖心玉》,再到《陸貞傳奇》《延禧攻略》乃至《皓鑭傳》,于正沉醉于大女主爽文式的創作之旅,并由此逐漸掌握了流量密碼——后宮如職場,情緒是力量。
效果之顯著,也讓于正感到揚眉吐氣。實際上,從2003年至今,國內風靡的言情劇潮流幾乎都與于正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就像瓊瑤影響了80、90兩代人一樣,在95后、00后的群體中,于正的作品和他捧出的包括楊冪、趙麗穎、陳曉等明星同樣具有不小的影響力。
或許正是其師從香港導演的經歷,讓于正找到了屬于他的爆款方法論——模仿。
2005年前后,《金枝欲孽》從香港紅到內地,察覺到宮斗劇的火爆,于正很快創作了《大清后宮》。從開拍到開播,《大清后宮》 的宣傳噱頭就是“內地版《金枝欲孽》”。
2008年,《母儀天下》播出反響良好,彼時熒屏上古裝劇大多以《康熙王朝》《大漢天子》這樣的正劇為主,以女性視角為主的古裝劇數量稀少,出于對市場的預判,于正緊跟著就制作《美人心計》,拿下了當年的收視冠軍。
于正說“我不做第一個,我都是第二個??达L向,不能冒險?!边@種策略一直延續至今,《甄嬛傳》播出后,作者瀲滟紫的另一部著作《如懿傳》以高價買下翻拍,因著《甄嬛傳》的火爆,這部戲從版權銷售到選角始終備受矚目,很快于正也推出了同樣以乾隆后宮為主線的《延禧攻略》,并搶在《如懿傳》前制作完成,率先上線。
但這種搬運與模仿,也終于在多年后,讓于正吃到了苦果。
實際上,如果不是這次虐貓事件愈演愈烈,于正已經鮮少在微博上分享不愉快的事情。不過一年時間,于正就從過去那個充滿爭議,勇于制造話題的“麻煩精”,變成了一個專注于欣賞和理解藝術的創作者。
與他的性情一同發生改變的,是他作品的熱度與好評率。
最終,這部作品的豆瓣評分停在了4.7,遠不及同期播出的評分7.0的《你是我的榮耀》和評分8.1分的《喬家的兒女》。
對于曾經打造出《延禧攻略》這種賣好又賣座作品的于正而言,這是一份糟糕的成績單。
《當家主母》更是進一步拉低了“于正出品”的水準,從目前的種種數據來看,《當家主母》已經成為了于正轉型制片人以來觀眾滿意度最低的作品。毫無疑問,他曾引以為傲的特質,即“理解用戶”,正在失去效力。
“虐貓”爭議并沒能輕易過去。直到現在,很多人的怒火仍未平息,在《當家主母》的最新短評里,幾乎每分鐘都會增加幾個一星,甚至有用戶發問:“沒有半顆星嗎?我要為貓咪泄憤。”
(封面圖來源于于正微博)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