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920 更新:2025-07-04 10:16:57
原著和電視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電視劇中,周楠在回國途中,為保護司機英勇去世,哭花了很多人的眼睛。
原著中,周楠是在學校里為保護一個老教授,擋在歹徒的前面,中彈身亡。
第一遍看原著,我一直以為周楠去世就是個意外。
第二遍看原著,我才發現周楠的去世,竟然和周蓉有莫大的關系。
周楠去世后,周蓉曾經跟周秉義發生爭執,她無意中說的一句話,暴露了周楠死亡的真相。
凡事都有因果,周楠的死,周蓉說的三個字才是最根本的誘因。鄭娟永遠也沒想到,兒子的死,周蓉也算得上是幕后推手了。
前因
原著中,為了周楠,周秉昆和駱士賓發生沖突,最后駱士賓死亡,周秉昆入獄十二年。
周楠這才知道養父對自己的感情,他后悔莫及,發奮圖強,最后考取了公派留學生,前往美國哈佛大學。
周楠在臨行前發下重誓,周秉昆一日不出來,他就一日不回國。他想用這種方法來懲罰自己。
周楠出國的同時,玥玥跟著馮化成去了法國,周蓉也緊隨其后也去了法國。
周蓉到法國后,因為沒有任何的聯系方式,所以她到處找不到女兒。最后終于找到時,她的簽證也即將到期。
她準備跟女兒回國,又意外發現自己上了黑名單。只好暫時在法國定居。
周蓉沒想到,她這一定居,竟然在法國 滯留了整整十二年。
十二年中,周蓉全心全意輔導周玥,母女倆的關系慢慢好轉,不再像以前那樣劍拔弩張 。
期間,周楠來法國看過她們一次,就是那一次,周蓉在周楠心中埋下了地雷。
冷漠
當周玥跟周蓉說周楠要來看她們時,周蓉并不情愿。她一點也不想和周楠扯上關系。雖然她知道,周秉昆入獄是他自己沖動,但周楠絕對是誘因,如果不是他非要跟著駱士賓走,弟弟也不會去找駱士賓,更不會有牢獄之災。
但周蓉知道周玥喜歡周楠,而且自己和女兒的關系才剛剛修復,如果她不同意,母女間勢必會再起沖突。
所以,她違心地答應了。
既是違心,她心中自然不喜歡。
所以,當她拎著買來的東西回家,當周楠親切地喊她姑姑,并上前接過她手里的東西時,她的表情一下子就出賣了她。
面對楠楠的到來,周蓉盡量讓自己顯得很熱情。
她說:楠楠來了,歡迎啊,該干嘛干嘛。
說完這句話,她看也沒看周楠一眼,轉身就上樓了。
周玥為緩解尷尬,急忙解釋說媽媽上樓換衣服了。
周楠心知肚明,只是尷尬地笑笑。
周蓉面對十二年沒見的侄子,并沒有表現出一點久別重逢的喜悅,她甚至都不曾正眼看周楠。
雖然她也知道,周秉昆入獄跟楠楠沒有直接關系,但她認為,整件事跟周楠脫不了干系。如果不是周楠執意要去國外,弟弟就不會去找駱士賓,就不會發生沖突,然后坐牢。
周蓉認為,造成秉昆坐牢的誘因就是周楠,所以,她不能原諒周楠。
電視劇中,周蓉對周楠還算行。在原著中,周蓉從來就沒有喜歡過周楠,她對周楠的好,只是看在鄭娟幫她照顧女兒的面子上。
最初她并不知道楠楠的身世,當她知道楠楠的親生父親駱士賓居然用那么一種不堪的手段讓鄭娟懷孕時,她從心底里討厭楠楠。
當她知道弟弟放棄十萬塊也要爭奪楠楠時,她更是覺得弟弟太傻。她如果早點知道這一切,她就會勸弟弟放棄楠楠,如今,弟弟為了他失去自由。周蓉又怎會給楠楠好臉色?
周蓉對周楠如此討厭,周楠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周楠看到周蓉 很開心,這些年,他壓抑著自己的思念,用不回國來懲罰自己,可每到夜晚,思念就如骨附蛆,他想念媽媽,想念因為他而坐牢的爸爸,想念弟弟,想念所有的親人,他甚至也想念光字片。那是他長大的地方。
如今,在異國他鄉看到姑姑,對他來說,就像是看到親人一樣。但姑姑的冷淡他也看在心里,他知道是自己的錯,他想緩和,想彌補。
他對周蓉說:姑,求你了,正眼看我一次吧!
周楠看著周蓉,滿臉都是渴望寬恕的憂傷 。
侄子的哀求讓身為姑姑的周蓉不能再繼續冷漠。她檢討自己,當年她做的也有不當的地方,請楠楠也原諒她。
姑侄二人,一個請求,一個嘴上敷衍,如果兩人都不再有所行動,氣氛勢必會繼續尷尬。
短暫的沉默過后,周楠提出想要抱抱周蓉。這樣的請求,周蓉雖然意外,卻也無法拒絕。她勉強讓自己笑得更自然一點,說我準了。
于是,周楠擁抱了周蓉,他低聲說道:
姑姑,這是我十二年來第一次擁抱周家的長輩,也是我十二年來經常夢想的一幕。姑姑,現在我像擁抱了秉昆爸爸,也像擁抱了爺爺奶奶。當年奶奶很樂意讓我這樣擁抱她,爺爺好像不太樂意,總是推開我,但我覺得他內心里其實挺樂意。姑姑,我秉義大伯和大娘都好嗎?
姑姑,我這么擁抱你,像是抱著媽媽,我非常想念媽媽,多少次在夢中哭醒過??晌乙呀洶l誓,在我父親沒有出獄前絕不回國,我用這樣的方式懲罰自己。
周楠跟周蓉傾訴了自己多年來的心事,他年少時曾經因為自己住在光字片而抱怨過命運的不公。所以,當他那個有錢的親生父親找到他,許諾給他好的生活時,他動心了。
所以,才有了秉昆去找駱士賓,才有了周秉昆的鋃鐺入獄。
周楠很后悔,他問周蓉,周家人會不會原諒他?
周楠傷心地哭了,他的眼淚一滴滴落到周蓉的臉上,衣服上。
周楠的懺悔讓周蓉百感交集,她知道不該怪周楠,可她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如今看到周 楠掉眼淚,她心里也不是滋味,她安慰周楠凡事不要放在心上。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那就只有朝前看。
一個人彌補虧欠的方法,不是自責,而是放下心結去行動。
周楠覺得對不起爸爸,他擔憂地問周蓉,將來秉昆父親會不會原諒自己?
周蓉安慰周楠:當然會,否則他就不是周家人了。
在周蓉跟周楠的那次談話中,周蓉不止一次提到“周家人”這三個字。
這三個字,是周蓉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她用這三個字來鼓勵周楠,并沒有惡意。
但周楠出事后,她跟周秉義發生的那場爭執,讓我們知道,周楠的死,她說的這句話就是誘因。
真相
周楠出事后,周秉義和周蓉都非常震撼,他在電話里對周蓉說,他是真的沒想到,楠楠居然如此勇敢 。
周蓉說:
雖然沒想到,但也不奇怪,因為楠楠的做法太像咱們周家人了。當初秉昆非要爭這個兒子,也是為了像咱們周家人,而不是成為駱士賓那樣的人。如果楠楠在駱士賓身邊生活幾年,大概就不會有那樣的行為。
楠楠雖然跟咱們周家的基因沒有一點關系,但他可是咱們在光字片老房子里長大的。我見到咱爸給他和聰聰講楊家將的故事的情形。咱爸講到楊二郎為了讓兄弟們奪路而逃,力舉城門結果被活活壓死時,楠楠那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咱爸說的是:“你倆都給我記住,在危險時刻,無論是為了同學,還是以后為了同事,工友,咱們周家的人都得上!
周蓉再一次提到周家人,當初周秉昆之所以要爭楠楠,就是為了讓楠楠像周家人,而不是像駱士賓那樣的人。如果楠楠在駱士賓身邊生活幾年,大概就不會有那樣的行為。
周蓉是傲慢的,在原著中,她的這種傲慢不止一次被展現出來。
當她知道楠楠的身世后,她后悔知道得太晚,如果她早知道楠楠的身世,她一定會勸弟弟放棄這個孩子。她甚至生周秉昆的氣,不早點跟自己說,最后才付出那么大的代價。
當楠楠被保送到哈佛大學后,周蓉心里更加不是滋味。
駱士賓那么一個品行卑劣的男人,與弟妹鄭娟那么一個低智商的女人 ,意外生出的兒子居然能保送到哈佛大學留學,成了法學博士。公認智商甚高的自己與詩人前夫的女兒,卻只能甘拜下風,自愧弗如,這讓周蓉想一想就覺得造化弄人。
周蓉不但不喜歡周楠,甚至還嫉妒他,她覺得自己的智商和馮化成的智商,女兒玥玥怎么著也應該更優秀??蓪嶋H上,周楠卻比玥玥優秀更多。
在周楠的事情上,她的認知同樣是傲慢偏見,她認為弟弟爭楠楠就是為了讓孩子像周家人,其實周蓉錯了。
周秉昆爭楠楠純粹就是為了鄭娟。因為周秉昆知道,鄭娟如果失去楠楠,就再也沒有快樂可言。但周蓉卻把一切都歸結在周家人這三個字上。由此可見,她對這三個字是多么重視,而她在法國跟楠楠說這三個字時,楠楠自然也懂她的意思。
周家人這三個字代表著一種身份的象征。
在周楠很小的時候,周志剛曾經給他和聰聰講楊家將的故事,講到楊二郎為了讓兄弟們逃走,自己力舉城門被活活壓死,幼年的周楠聽到這里,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打濕了他的衣服。
周志剛對兩個孩子說,你們都要記著,在危險時刻,無論是為了同事,還是工友,咱們周家的人都得上。
周楠從小聽著這樣的故事長大,受到這樣的熏陶,在他幼小的認知中,爺爺不止一次地說周家人要敢于承擔,在危險時刻,周家人一定要沖在前面。
周家人在遇到危險時該怎么做,是周楠刻在骨子里的記憶。
周楠在過去的十二年中一直自責,他害怕周家人不再承認他,害怕自己會失去所有的親情。所以他才會在法國抱著周蓉哭得那么傷心,他的淚水,一是對周秉昆的愧疚,一是思念家中的母親和弟弟。還有就是深深的恐懼感。在法國的十二年中,他無數次懺悔,無數次害怕失去家人。
如今,周蓉說秉昆爸爸會原諒他,他當然很感激,同時也很慶幸家人沒有拋棄他。也是在那時起,周楠在心里就要求自己必須做一個真正的周家人。
真正的周家人在他心里應該是怎樣的?
就是在遇到危險時,不管是為了同事還是工友,周家人都要上,都要沖在前面。
周楠勇敢地擋在老教授身前,救下教授和其他學生,他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踐行了對周家人這三個字的承諾。他在臨死的那一刻,心中是安慰的 ,滿足的,他無愧于周家人這三個字,無愧于爺爺的教誨和爸爸的養育之恩。
他這么做,是他自己的選擇,但周蓉說的那三個字卻是誘因。
是周蓉在周楠最無助的時候,把周家人這三個字灌輸給他,讓他知道身為一個周家人的光榮。周蓉是虛偽的,在周楠死后,她跟周秉義通電話時,依然揪著這三個字,說弟弟之所以要跟駱士賓爭奪楠楠,就是為了讓楠楠成為周家人,就是為了不讓楠楠成為他親爸那樣的人呢。
同樣是姐弟,周秉昆又是如何看待楠楠做的事?
當周秉昆因為楠楠的去世傷心欲絕時,周秉義不忍心弟弟繼續傷心,安慰他說:楠楠給咱周家人爭了光,是咱們家的驕傲。
周秉昆哭著說:
我不要這榮光,我只要他活著。
他不要孩子為他爭光,他只要孩子好好地活著。這才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最真摯的愛。
電視劇中一切都是溫暖的,看原著會有更大的震撼。在遇到事情時,每一個人身上的人性都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有人說秉昆一輩子那么好,最終卻結局不好。其實秉昆結局夠圓滿,他是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有愛他的妻子,有懂事的孩子,有過命的朋友,周秉昆這一輩子,無愧于任何人。
畢竟,心想事成是美好的愿望,但事與愿違才是生活的常態。
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
人世間真正要闡述的除了每個人的責任和擔當,還有親情和善良 ,更描寫了人生的無常。面對人生的無常,坦然去接受,去改變,去成全。成全自己,成全他人。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