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580 更新:2025-07-04 09:37:58
《覺醒年代》中魯迅的鏡頭很少,不過演員卻詮釋得很好,短短的幾個片段鏡頭,就把魯迅的那種犀利才氣和愛憎分明的性格給演繹出來了。
里面有一幕非??蓯郏斞改弥粔K牌子跑到教育部門口立著,一手叉腰一手扶牌,牌子上寫著三個大字:不干了。
他什么話也不說,就這么無聲地反抗,蔡元培問他干什么,他說這是在表明態度,避免別人說他和張勛同流合污。
真是太剛了,憤慨中又帶著些囂張,人物性格一下子就出來了。很多人每次在劇里看到魯迅出來,目光都情不自禁地落在他的身上,其實,這也是因為魯迅的知名度太高了。
魯迅可以說是大家最熟悉的近代文學大家了,語文課本上魯迅的文章可不止一篇,從年少時起,我們就要讀魯迅的小說,觀看他筆下形形色色的人物,不過其實在書中的世界之外,魯迅本人也是個相當有個性的人。
沈尹默回憶說,魯迅在紹興會館的時候,住在一個小偏院里,寫作的書案向著一扇方格糊紙的窗子,上面有一只又胖又大的壁虎,見人來了也不逃走,沈尹默后來才知道這是魯迅喂養的。
有一回沈尹默去會館看魯迅,碰巧有人在墻邊小便,他竟然看見魯迅正用一個彈弓聚精會神地射此人的下面。
這真的太上頭了!到底是迅哥兒,看不慣就直接上手了,感覺就像是他會做的事情。
魯迅還是個吃貨,尤其喜歡吃糖之類的甜食,沒事就去買來吃,甚至還把招待客人的甜食換成了其它小食,因為客人會把甜食都吃光,這讓他心疼了。
有一次,友人給魯迅捎來一些柿霜糖,說這些柿霜糖性涼,可以治嘴角生瘡。魯迅就想著先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結果當天晚上就忍不住了——“夜間,又將藏著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為我忽而又以為嘴角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在趁新鮮吃一點。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p>
還給自己的貪吃找托詞,瞧瞧這為吃耍賴的樣子,哪還是我們印象中那個以筆為戎、橫眉冷對千夫指的人吶。
因為愛吃甜食,魯迅的牙齒很不好,常牙疼。他在文章、日記里多次提到這種痛苦:
5月1日 夜齒大痛不得眠。
5月2日 午后的羊羹一匣,與人分食,下午齒痛。
5月3日 午后赴王府井牙醫處治牙疾,約定補齒四枚,但是在過稻香村的時候,買了餅干一元。
這不就是在吃和疼之間反復橫跳嗎?都已經疼得睡不著了,但還是抵擋不住誘惑,貪吃了甜食,結果又引發了牙痛,而且醫生前一秒剛叮囑他,下一秒他就去稻香村買餅干。真的能看出他對甜食點心的狂熱了。
魯迅在廈門大學教書的時候,看見大學里有種相思樹,有一天,他就坐在樹下思念許廣平,卻看到一頭豬跑來吃相思葉,這不成心和他作對嗎?于是魯迅就開始與豬展開決斗:
相思樹的葉子是不該給豬啖的,于是便和豬決斗。恰好這時候,一個同事的教員來了。他笑看問:“哈哈,你怎么同豬決斗起來了?”我答:“老兄,這話不便告訴你?!?/p>
這樣“生動”的魯迅,看完真的只想來一句:也太可愛了吧!
魯迅對獨子周海嬰還特別溺愛。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還沒做父親的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大談“以愛為綱”、“一是理解、二是指導、三是解放”的幼兒教育觀。
10年后,48歲的魯迅晚來得子,從此只要有客人來家里,他就要抱著海嬰出來曬娃,要是擱現在,他可能就是朋友圈里那種天天曬娃的人了。
自有了海嬰,魯迅的日記里就頻繁記起他,連給友人寫信,都要扯上幾句,在寫給章廷謙的信中,魯迅開頭那一段都是在寫自己兒子的:
廿日信廿二收到,我這才知道你久在紹興,我因為忙于打雜,也久不寫信了。海嬰,我毫不佩服其鼻梁之高,只希望他肯多睡一點,就好。他初生時,因母乳不夠,是很瘦的,到將要兩月,用母乳一次,牛乳加米湯一次,間隔喂之(兩回之間,距三小時,夜間則只吃母乳),這才胖起來。米之于小孩,確似很好的,但粥湯似比米糊好,因其少有渣滓也。
絮叨了一大段后,最后的結尾也要提一下:
今年是無暇“游春”了,我所經手的事太多,又得幫看孩子,沒有法。小峰久不見,但版稅是付的,《奔流》拖延著。
給崔真吾寫信的時候,前面還很正常地討論著其它事,結尾又來了句:
海嬰已出了三個半牙齒,能說的話還只三四句,但卻正在學走,滾來滾去,領起來很吃力。
沒有朋友圈也照樣能曬,連給外國友人寫信也是要曬的,可能他真的是‘控制不住我自己’吧。也正是因為太寵愛孩子被人說笑的時候,魯迅還正大光明地回“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誰說疼愛孩子就不是大丈夫所為了?
作為中國新文化的旗手,魯迅在言語犀利、思想深刻之余,為人也非常的真實,他既是一個勇敢的斗士,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