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778 更新:2025-07-04 02:35:41
最近,華晨宇檔期很滿。
??谘莩獣约昂竺娴木C藝錄制、跨年晚會等。
演唱會第一場剛結束,他唱了三首新歌。
《飛行模式》、《小鎮里的花》,《黑白藝術家》。
他以歌做回擊,直面網上流言蜚語。
用他本人話說:
“我甚至可以原諒你的無知,但是,我會在心里面嘲笑你一萬次?!?/p>
關于職業黑粉,華晨宇覺得與他們沒道理可講,他勸誡粉絲們不用與之理論。
只需要把《黑白藝術家》發給他們,說一句:
老娘請你聽新歌。
我捏了把汗,這么果敢地回擊。
太剛了。
這樣的態度我理解。
多年來華晨宇爭議一直不斷,大眾評價幾乎是毀譽參半。
有些極端言論他看不慣,便以音樂為武器保護自己。
但這種做法實在冒險。
正因為爭議不斷,他這首歌以及現場那些言論,會再度將他卷進流言的漩渦中。
引起一場沒必要的罵戰。
三首新歌,討論度最高的是《黑白藝術家》。
支持者愛的發瘋,反對者依舊反感。
先來看表演。
作為一首diss黑粉的歌,歌詞要高于編曲。
而《黑白藝術家》走的是硬懟路線,第一句就凸顯其意:
他們說我是小丑,嚴肅都滑稽;
他們說天賦異稟,是進化公敵。
“小丑”、“進化公敵”等詞匯,多少會讓人聯想到黑粉的評價。
中間穿插“so i hahahaha”這樣的嘲笑聲,有一點上頭。
或許這是華晨宇為新歌設計的“洗腦爆點”,乍一聽很魔性。
全篇也是這個調性,基本都是懟人的詞。
委婉一點“泥土里的螞蟻,哪能搞懂天邊的海鷗”;
直接一點就是“別嘮嘮叨叨沒盡頭,隨你開心,別挑肥揀瘦”。
直白的詞兒,不免讓人覺得這首歌的核心就是“發泄”。
忘說了,這首歌詞作者不是華晨宇。
內容必然是華晨宇要的符合,但自己作詞或許會有更深刻的表達。
別人作,詞難達意。
這首很也像寫給粉絲的歌,一改往常平和姿態也是想說“自己很好,無需牽掛”。
而公正的評價,華晨宇也很欣然接受
“所有的言之有理,我都接受”。
回顧以往,華晨宇不是第一次寫歌回懟黑粉了。
我想起了15年那首《異類》,也是一首回應外界的歌。
不論旋律,還是立意,《異類》都遠超新歌。
詞和曲都更大氣一點。
總之一句話,《黑白藝術家》只為了宣泄情緒的話,目的達到了;
想讓路人,甚至反對者轉粉,遠遠不夠。
相比之下,華晨宇另兩首歌值得聽一下。
我最喜歡《飛行模式》。
寫這首歌前,他跟身邊朋友,以及陌生人有過許多交流。
他發現大家壓力普遍很大,無形的陰影籠罩了原本燦爛的生活。
基于這種心境,《飛行模式》問世。
這首歌能稱之為社畜之歌,因為歌里唱得也許就是你和我。
“七姑八姨,嘮叨不?!?,他們問你工作、收入,戀愛情況;
“加班到白頭,躺平遙遙無期”,職場內卷何時能熬出頭。
....
歌詞現實,可編曲卻浪漫無垠。
這首歌的曲調有一種慵懶的北歐民歌風情。
宛如行走在大草原,柔和的風撲面而來的舒適聽感。
華晨宇唱法也是輕盈的,沒有以往嘶吼式唱法,更貼合歌曲。
不少人覺得詞曲不搭,民謠風配上這么直白的歌詞很怪。
這也是華晨宇新的音樂構思和嘗試吧。
制造反差感,用別樣的割裂感征服聽眾。
闡述現狀,卻無意販賣焦慮。
《飛行模式》是為了安慰大家:
打開飛行模式,放下手里電子產品,去感受更怡人的風景。
《小鎮里的花》則是一首畫面感很強的歌,靈感來于一位朋友。
它有關痛苦、有關絕望、有關釋懷,有關放下。
重要的不是經歷磨難,而是如果在經歷磨難之后,依舊風淡云輕的態度。
接下來新專輯,華晨宇會聚焦于“生活”,更注重人文情懷。
像《飛行模式》、《小鎮里的花》這樣的歌,才該是他為自己正名的利器。
《黑白藝術家》一昧的憤怒,難有奇效。
出道至今,華晨宇一直都在流量頂尖。
他的歌曲,他的舞臺,他超過常人認知的演繹,他身上的娛樂新聞。
以至于你很難用一句話去概括他。
怎么概括,都有人反駁你。
華晨宇本人更如此,一言一行都得謹慎,每首歌都要再三思量。
用音樂去回擊謾罵,這一點值得肯定。
但置于輿論中,如何不被輿論所染指,則考驗心性上的修行。
客觀善意的評價納之,吹噓捧殺的言論蔽之。
至于他口中的“職業黑粉”,也不必太放心上。
期待華晨宇將來的作品。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