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156 更新:2025-07-04 08:43:24
周星馳這三個字,堪稱是華語影壇的金字招牌。
只要是他的電影,幾乎都火到了天際。
大到黃金配角,小到甲乙丙丁,就沒有周星馳捧不紅的演員。
然而,面對這樣的誘惑,有人卻拒絕了。
更有意思的是,對方還三次拒絕了周星馳的邀請。
周星馳三顧茅廬,全都失敗而歸,還要從《少林足球》這部電影說起。
網友們都知道,《少林足球》是周星馳和吳孟達的分手之作。
從這之后,整整20年過去了,這對黃金搭檔也未曾再有過合作。
不過,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吳孟達當年差點錯過了這部“分手之作”。
原因,居然是因為葛優。
沒錯,就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出色的“喜劇大師”葛大爺。
葛優 周星馳的組合,想想都讓人激動。
二人若是同臺演出,這將會是電影史上最壯觀的一幅場面。
可惜,當葛優接到周星馳的邀請后,卻回復了三個字“演不了”。
不得不說,葛優的這個決定,為影壇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遺憾。
2001年,周星馳籌拍《少林足球》時,遇到了很多困難。
第一就是資金問題,當時因為向太的封殺,沒人敢給他投資。
他費盡周折,最后才拿到了寰宇的投資。
解決了資金問題之后,剩下的就是選角了。
這部作品是他獨立門戶之后,拍攝的第一部大制作,因此他的野心很大。
影片中所有角色人選都沒有爭議,但唯獨“瘸腿教練”的扮演者,周星馳有了新的想法。
周星馳和吳孟達這對組合,當年可是橫掃了90年代的香港電影票房。
按理說,周星馳第一個想到的人選,必須是吳孟達。
可是,周星馳野心大了,顧慮自然也就多了。
從“無厘頭電影”走紅后,這對搭檔合作了不下二十部作品。
觀眾對他們也是百看不厭,可是周星馳本人卻不這樣認為。
九十年代初期,香港電影是周星馳的天下。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他的影響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當時不單他的電影走下坡路,整個港片市場同樣如此。
不過,周星馳卻認為,是觀眾對他和吳孟達的組合產生了厭倦。
于是,他便想在《少林足球》中尋找突破。
周星馳為何會選擇葛優?
英雄惺惺相惜,可能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葛優的內地影響力。
眾所周知,周星馳在《功夫》之前,一直是活在內地影迷的錄像帶中的。
雖然當時名氣很大,但遠遠沒有如今這樣的號召力。
不過,他沒有,葛優卻具備這樣的條件。
2000年之前,葛優和周星馳之間,頗有南慕容,北喬峰的意思。
周星馳是香港的喜劇之王,而葛優則是內地的幽默大師。
如果單論名氣,葛優在國際上的地位,甚至遠超周星馳。
從1985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盛夏和她的未婚夫》出道。
葛優在隨后的歲月里,便開啟了瘋狂的“影帝之路”。
從時間線來看,他和周星馳的成名軌跡十分的相似。
八十年代末,他開始嶄露頭角,在各大獎項中提名。
到了九十年代初,葛優真正坐穩了內地影壇的頭把交椅,影帝拿到手軟。
巧合的是,九十年代初的香港影壇,又被稱為“周星馳年”。
時間來到2001年,這時的葛優已經在華語影壇“封神”。
戛納、金雞、百花等等重量級的影帝頭銜,全部被他收入禳中。
最厲害的不是這些頭銜,而是他深入人心的形象。
提起葛優,觀眾就會想到光頭。
看到他的光頭,觀眾就會不自覺地開懷大笑。
這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影響力。
周星馳想要突破,找上葛優,說明他慧眼識英雄。
兩個風格迥異的喜劇大師碰撞,必然能夠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葛優僅用了三個字,便打破了這美好的幻想。
周星馳當年龍套一跑就是八年,可想而知,他的心性有多堅韌。
葛優第一次拒絕,那我就再次邀請。
可是第二次,他依然得到了同樣的回復。
古有劉備三顧茅廬,今有周星馳三邀葛優。
當周星馳第三次打通葛優電話的時候,葛優依舊回了三個字“不合適”。
三次邀請,三次被拒絕。
饒是周星馳的心性再好,恐怕也拉不下臉再去邀請對方了。
就這樣,華語影壇最頂尖的兩位喜劇大師之間的碰撞,被任性的葛大爺,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看到這里,可能有網友會覺得葛優看不起周星馳。
但事實,其實真不是這樣。
葛優當初接到劇本后,很認真地研究了“教練”這個角色。
他認為“教練”這個角色太苦情,根本就不是他的風格。
用葛優的原話講,他天生長了一副喜慶的騙子臉。
如果強行扮演這個苦情角色,可能會破壞電影的整體效果,所以他選擇了放棄。
事實證明,《少林足球》能夠火遍全球,吳孟達功不可沒。
天公不作美,影迷只能嘆息葛優太堅持原則。
二人對喜劇的貢獻,是這個時代的榮幸。
一生未有合作,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對于二人沒有合作成功,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