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446 更新:2025-07-04 08:27:00
最近,《人世間》的火熱程度愈演愈烈,單集收視率已經破2,平均收視在上星頻道中一騎絕塵,可謂是真·精品。
要知道,上一部收視破2的作品,已經是數年前的《人民的名義》了。
這部劇的大火,仿佛是在給我們提個醒:
現實主義題材,永遠有值得深挖的點。
它并不是一股隨時熄滅的風潮,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逐步褪去火熱;它本身擁有著強大的人民群眾作為支撐,只要劇拍得好、拍得真實,不愁沒有人看。
《人世間》這部劇里,每一個角色背后都有值得深思的點。他們或嚴肅或輕快,或聰明或幼稚,老、中、青三代演員在這場“大戲”,每一個人都貢獻出了值得思索的一面,講出了人性深處的弱點。
其中也有一些人物,發生了性格上的巨變,但有些角色的轉變,并不能讓人信服。
最新的劇情中,周蓉、蔡曉光聽說周秉昆要創業,十分爽快地幫他籌錢。
編劇寫出這樣一幕劇情,可能本意也是想體現出周家人之間的相互扶持,體現親情的溫暖,但是,觀眾們對周蓉的轉變,并不滿意。
一句“開竅”,很難解釋周蓉已經定型的人設。
她是浪漫的女孩,深受外國文學熏陶,骨子里又有些根深蒂固的自私基因,帶著不少“公主病”。
公主病總是會過度自我,過度自我就會導致自私。
蔡曉光曾對周蓉說:
“你多大了?三十八了吧,可還是像十八歲一樣沒變過?!?/p>
這句話可不是在表揚周蓉年輕,實際上是在暗暗諷刺她:
這么多年一晃而過,她竟然還是活在理想主義的幻想里,十八歲到三十八歲,其間二十年時間,都不足以讓她成長為“大姐”。
其實不只蔡曉光看出了周蓉的個性,鄭娟同樣很清楚周蓉是怎樣的人。
周蓉對鄭娟的態度是溫和的,永遠稱呼她為“娟兒”,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她的禮儀似乎做到位了,但她說的話卻總讓人覺得不對味。
她一面跟鄭娟共情、套近乎,說自己理解她,一面又提陳年舊事。周蓉說這話的時候,鄭娟只是低垂著眉眼,臉上的表情黯然。
她們坐的位置一高一低,這樣一來,俯視的態度就變得尤其明顯。
周蓉說話常??瘫?,而可怕的是她渾然不覺。
周家小輩們規劃未來時,馮玥去了駱士賓的公司,周蓉也希望周秉昆進這家公司。就在這件事上,她根子里的人性薄涼再次體現了出來。
因為這件事,無異是在鄭娟的傷口上撒鹽,多年前駱士賓做的錯事,差點毀掉鄭娟的一輩子,可對周蓉而言,鄭娟的傷痛,其實她并沒有特別設身處地的共情。
當然,自私的周蓉也有被人欺騙的時候。
她的學生為了研究生名額欺騙了她,到頭來隨便找一個借口,就為自己的謊言找了退路。那時,周蓉看自己學生的表情寫滿了無奈。
她那一刻,或許也是從這個學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個性吧。
也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人們心中的周蓉,已經根深蒂固地變成了一個自私自利、活在十八歲的人物形象。
因此,突然看到她變成溫柔的“大姐姐”,要無私幫助周秉昆籌錢時,這樣的轉變,就不太能夠說服電視機前的觀眾,觀眾也不太能夠接受這種突然的轉變。
其實《人世間》里除了周蓉,還有不少的角色發生過極大的轉變。
比如前期熱心爽快的喬春燕,到了后期越來越刻薄,像典型潑婦;前期犯下重罪的駱士賓,后來竟然成了一個慈愛的父親、有情懷的企業家。
駱士賓對周楠是如此的疼愛,因此他離世的時候,還有人為他感到惋惜……
其實,人物設定發生轉變可以接受的。
世事浮沉動蕩,人心也會變,廣袤無垠的時間里,很難有那種可以做到永恒不變的人,“完全堅定信仰,風骨永不磨滅”很多時候都只存在于虛幻的故事里。
但人物性格的轉變,還是不應該太過于倉促。
一個人的“感化”和“黑化”,都需要經過無數事件的鋪墊。
周蓉的“感化“,顯然還沒有達到說服觀眾的程度。因此,盡管這部劇本身已經非常精彩,但周蓉的轉變,依然算是白璧微瑕,讓人覺得略有些惋惜。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