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684 更新:2025-07-04 07:39:44
1984年,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拍完送審,但片中的一個情節,卻讓影片的公映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電影后半段,為了掩護趙蒙生,連長梁三喜英勇犧牲,后來戰友們在他的口袋里發現了一份賬單,血漬之下,清楚地記載著梁三喜借的一筆筆錢。
核算統計,梁三喜總共向17位戰友借了620元。
當時的審片人員看到這一畫面,下意識皺起了眉頭。
戰士們在戰場上或殺敵或犧牲,形象自然也都是光輝的,也是影視作品需要展現的。
但是要在他們犧牲后給他們加上“負債”的情節,還這么多筆,是不是有點太“反?!绷耍?/strong>又想要表達什么?
審片組的立場很簡單,前面“出格”的情節設計已經不少了,戰役背景又很特殊,“欠賬單”這一塊,需要刪掉。
導演謝晉卻執意不肯。
在他看來,這處情節是整部電影故事線上的靈魂一筆,也是對于戰士樸素人性最真實的體現。
兩邊僵持不下,謝晉覺得還是要讓事實說話。
他帶著編劇李存葆找到了當時參與戰斗的部隊,走訪了退伍士兵,他們反映,這種情況確實是存在的,他們也都見到過,也確實有戰士在犧牲前特別叮囑把賬單交給家人。
在詳實調查材料的支撐下,審片組最終同意保留這一情節。
所以影片末尾當滿頭銀發的梁大娘帶著三喜的550元陣亡撫恤金以及賣豬的70元到部隊還債時,那份沖擊力量幾乎是瞬間涌上心頭。
影片上映后,無數觀眾淚灑電影院,連當時的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將軍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部上海電影制片廠制作的戰爭片,至今仍保持著9.4的國產戰爭片最高分。
時隔37年,片中的演員都已芳華不再,他們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譬如唐國強,從當年的奶油小生早已成為深受觀眾認可的特型演員;譬如斯琴高娃,也早已影后加身,功成名就,再譬如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倪大紅,如今也已是有著極高國民度的老戲骨。
不過除了這3位,對于片中的其他一些演員,如今許多觀眾卻知之甚少。
今天,皮哥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片中這些演員們的現狀。
01、呂曉禾
呂曉禾飾演的九連連長梁三喜,為人寬厚總是掛著一副樸實的笑容,他的犧牲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其中他在看電影時因為想念妻子,眼淚汪汪的那一幕,更是讓人感受到他柔軟可愛的一面。
在梁三喜犧牲后,他在信中交代家人把欠的錢還上這處細節,成為影片最大的淚點之一。
出演本片時,呂曉禾已經40歲,是一位有著25年“戲齡”的老演員了。
出生于體育世家的呂曉禾,小時候的夢想是做一個運動健將。
但一個偶然的機會,正在踢足球的呂曉禾被沈陽話劇團的導演看中,就這樣轉了行。
從1960年進入沈陽話劇院,呂曉禾一直活躍在話劇舞臺上,其演技還曾得到曹禺先生的高度評價。
但直到1977年,32歲的呂曉禾才得到一個機會,在影片《孔雀飛來阿佤山》飾演男主角,開始接觸到電影行業。
1984年,呂曉禾因為其淳樸陽剛的形象被謝晉導演看中,出演了梁三喜這一角色。
這一角色幫助呂曉禾先后拿到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和百花獎最佳男主角,讓他在影視圈里真正扎下了根。
憑借《高山下的花環》成名之后,呂曉禾又出演過不少軍人的角色,像《炮兵少校》里的百老萬,《解放大西北》的彭德懷,都被他演繹的極為生動逼真。
但呂曉禾并沒有拘泥于軍人形象,而是不斷進行更多元化的角色嘗試。
比如1989年電影《熱戀》里飾演的“土老板”范繼原,憨厚直爽又蠻橫無理的豐富層面,被呂曉禾演繹得十分到位。
此外,呂曉禾還締造了不少經典的反派角色,像新版《三國》里的董卓,《笑傲江湖》的任我行,骨子里都散發著一種霸氣和邪氣。
鮮有人知的是,呂曉禾也是雷佳音的恩師,正是在他的鼓勵和指導下,雷佳音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上戲。
如今,77歲的呂曉禾已經息影,為人低調的他很少接受采訪,據透露呂曉禾現在正在國外和家人生活。
02、何偉
《高山下的花環》中,何偉飾演的“大老粗”靳開來無疑是最受認可的角色之一。
從不拐彎抹角,說話橫沖直撞,一言不合對誰都敢“開炮”,大大咧咧的直爽性格讓這一人物十分真實接地氣。
在戰場上,他因為給戰友們找水喝不慎踩到地雷犧牲,臨死前那句“讓大伙吃甘蔗吧”至今想起都特別揪心。
憑借出彩的表演,何偉拿到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也讓他開始得到更多的拍戲機會。
1956年,何偉生于吉林長春的一個普通家庭,熱愛表演的他在18歲那年報考長春話劇團,劇團最終錄取了六個人,他以最后一名進入。
何偉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進入劇團后,通過話劇舞臺的不斷錘煉增進演技,也為他爭取到了出演《高山下的花環》的機會。
但頭一次拍電影,何偉也遇到不少問題。
比如何偉一開始覺得靳開來這一人物總是滿腹牢騷,是一個比較消極的形象,但謝晉導演立馬否定了他的想法。
在謝晉的開導下,何偉逐漸發現靳開來的牢騷很大程度是因為對黨和國家的熱愛,而且這一看似大老粗的角色不時也會流露出他的可愛和純真。
在拍攝過程中,何偉還專門撰寫了一篇《扮演靳開來三題》的文章總結,可見他對于表演的用心。
影片大獲成功后,靳開來這一角色深受大眾喜愛,他也為此感嘆,雖然靳開來沒能拿到軍功章,但贏得了億萬人民的鮮花和掌聲。
拍完《高山下的花環》后,何偉為了提高對電影的理解參加了北電的進修班,結業后成為西安電影廠的演員。
因為靳開來的角色非常深入人心,很多觀眾都只記得靳開來而忘了何偉的本名,這也給何偉帶來了不少“幸福的煩惱”。
在《高山下的花環》后何偉也出演了不少作品,但卻沒有再碰到像靳開來這般影響力的角色了。
直到2003年的熱播劇《大染坊》,他飾演的略帶喜劇色彩的反派孫明祖得到觀眾熱議,也成為他在靳開來之后知名度最高的角色。
可惜的是何偉的作品并不多,從2013年后也再沒有出演過任何作品。
03、蓋克
蓋克飾演的是梁三喜的妻子玉秀,善良溫順又性格堅強,無論對丈夫還是婆婆都是愛護有加,由此在觀眾心中樹立了一個完美女人的形象。
拍這部影片之前,蓋克已經進入電影圈有四五年的時間,但始終不溫不火。
1984年,她把原來的名字蓋曉玲改為蓋克,沒想到時來運轉,蓋克得到了出演《高山下的花環》的機會。
其實當年走上表演道路,也是因為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
當時在讀高三的蓋克正在準備高考,老師知道她平時喜歡文藝,建議她報考藝術院校試試,也不耽誤后面的高考。
但蓋克雖然喜歡表演,但從沒經過專業訓練,所以她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報了中戲,沒想到臨場表現竟然得到考官的一致認可。
就這樣蓋克進入了中戲,畢業后憑借《蘇小三》《戰地之星》等片在電影圈嶄露頭角。
在《高山下的花環》走紅后,蓋克沒有趁機發展演藝事業,而是選擇回歸家庭。
1983年,蓋克在一場聚會上認識了美國華裔周思仁,兩年后兩人結婚,并于1987年有了一個女兒。
此后的幾年里,蓋克在家中相夫教子,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奔波,暫時告別了影壇。
但在1990年,丈夫突發心臟病去世,深受打擊的蓋克很長一段時間十分消沉,最后又選擇了回歸電影圈,開始了演藝生涯的第二春。
此后,蓋克先后出演了《無人喝彩》《海馬歌舞廳》等片,還在1997年提名了金雞獎的影后。
隨著年齡的增長,蓋克成了影視作品里的“媽媽專業戶”,在《李小龍傳奇》《我的青春誰做主》等劇中出演不同的母親形象。
如今,蓋克和女兒一起生活,蓋克的女兒現在已經是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生,二人生活十分幸福。
04、賈雨嵐
賈雨嵐飾演的柳嵐是趙蒙生的妻子,一個貪圖享樂,只懂得個人情愛的嬌小姐,也是片中最讓觀眾“下頭”的角色之一。
拍攝本片時賈雨嵐剛從中戲畢業,在得到這個彌足珍貴的機會后,賈雨嵐也非常下功夫,最終把這個戲份不多的角色演繹得非常到位。
憑借本片出道后,賈雨嵐之后也是戲約不斷,出演了《業余警察》《殘照》《燭光》等作品。
讓人遺憾的是,賈雨嵐當年和電視劇《渴望》中的女主角劉慧芳失之交臂。
當時《渴望》的導演考慮賈雨嵐出演這一角色,但恰好她有演出去了國外,所以與這個紅遍大江南北的角色遺憾錯過。
90年代之后,賈雨嵐把精力主要放在話劇上,后來還拿到了戲劇界的最高獎“梅花獎”,在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告別銀幕多年的賈雨嵐,如今已經是煤礦文工團的團長,而副團長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老干部”靳東。
05、王玉梅
王玉梅在片中飾演梁三喜的母親梁大娘,善良樸實的人物性格被她詮釋得十分細膩真實。
值得一提的是,劇版《高山下的花環》中王玉梅也飾演梁大娘,是唯一一位在兩個版本中都有出演的演員,可見王玉梅的表演深入人心。
出生于山東濟南的王玉梅,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出演電影。
1964年,還是山東話劇院演員的王玉梅接到一個任務,出演電影《豐收之后》里的趙五嬸。
當時王玉梅其實只有29歲,但因為外形比較老成,無論是形象還是氣質和這個角色非常貼近。
演繹出了中年女性的穩重和從容,就此奠定了王玉梅“母親專業戶”的銀幕形象。
后來在接受采訪時王玉梅透露,拍《高山下的花環》的同時,她也在另一部電影《譚嗣同》中飾演慈禧太后。
當時她的狀態就是在兩個劇組間奔波,在這樣的情況下能把兩個完全迥異的角色詮釋得絲毫不差,表演水平之高不得不讓人嘆服。
除了《高山下的花環》,她在《喜盈門》里飾演的被大兒媳欺負的婆婆同樣為人熟知,也奠定了她。
四次提名金雞獎和百花獎的最佳女配角,其中憑借《譚嗣同》拿到了金雞女配的獎項。
如今王玉梅老人已經年過80,雖然息影多年,但她締造的那些經典角色仍為觀眾所稱道。
06、劉燕生
片中趙蒙生的母親,由于其地位和出身自視甚高,劉燕生把角色的神韻和氣質拿捏得十分精準。
就像她始終信奉的一點,“戲不能強演”,要把角色想通了吃透了,才能演出最真實的效果。
1944年,15歲的劉燕生進入延安西北文藝工作團,很快就成了團里的文藝骨干。
此后的幾十年里,劉燕生主演了包括《屈原》《蒙塞拉》等在內的多部經典話劇,還曾拿到文化部頒發的三等獎。
對于她而言,她自認為自己的主要身份是話劇演員,拍電影其實只能算是“副業”。
所以劉燕生出演的影片寥寥無幾,已知的除了本片,只有《十三陵水庫暢想曲》《沙家店糧站》幾部知名度不高的作品。
在出演完本片后,劉燕生就開始專注于話劇表演,如今93歲的她已是退休多年。
07、管宗祥
管宗祥在片中出演小戰士金小柱的父親金彥中,一個憨厚淳樸的農民形象。
當他看到兒子雙腿截肢后,眼神中流露出的震驚,以及說話聲音不自覺的顫抖,都讓觀眾發自內心為這位父親心疼。
早在1942年,管宗祥就加入了八路軍,憑著對于表演的領悟能力扎根在了文工團。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管宗祥被調入北影廠,此后在不少影片中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反派角色。
像《祝福》里的衛老二,《小兵張嘎》的偽隊長,管宗祥都抓住了角色的精髓,演繹出人物“可恨”的一面。
80年代后,管宗祥開始挑戰更多元化的角色,比如在電影《包氏父子》中,他把一個懦弱而又愚鈍的父親形象賦予了靈魂,讓不少觀眾至今都難以忘懷。
除了演員,管宗祥還有一個身份不得不提,那就是管虎的父親。
受到父親的熏陶,管虎從小就非常喜歡電影,到后來更是走上導演的道路,拍出了《斗牛》《老炮兒》《八佰》等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雖然年事已高,但管宗祥始終堅持著對表演的熱愛,80歲以后還作品不斷。
比如2015年88歲的他和兒子管虎合作《老炮兒》,他在其中客串二爺一角,連馮小剛都要恭敬地為他點上煙,也讓網友不禁感嘆這才是真正的“老炮兒”。
8、童超
片中童超飾演的雷軍長,人如其名,氣勢雷霆萬鈞,眼里絕對容不得半點沙子。
特別是臺上那番慷慨激昂的講話,讓聽者無不熱血沸騰,足以見得老演員扎實的表演功底。
童超和藝術的緣分,其實從很小的時候就結下了。
童超從小受到爺爺的影響迷上了戲曲,一有時間就泡在戲院里,9歲時已經把《法門寺》等京劇名段唱得有模有樣。
1947年從天津大學畢業后,童超參加了地下黨領導的祖國劇團,建國后更是進入北京人藝,開啟了輝煌的話劇生涯。
從《日出》《茶館》《武則天》,到轟動全國的《名優之死》,童超憑借在話劇舞臺上的一個個經典角色,一躍成為話劇界最閃耀的明星。
在他最火的時候,業內更是不乏“電影有趙丹,話劇有童超”這樣的美譽。
特殊時期之后,童超在話劇表演之余開始電影的拍攝,除了《高山下的花環》,他在《茶館》里飾演的老太監也十分出彩,完全顛覆了雷軍長的形象。
讓人惋惜的是,80年代末童超因為腦血栓復發不得不宣布息影,和陳道明合作的電視劇《末代皇帝》也成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2005年,80歲的童超在家中去世,低調的他囑咐家人不聲張不辦追悼會,用他的話說就是“不要告訴老朋友了,他們年齡都太大了。”
如今,幾十年過去,《高山下的花環》早已成為公認的經典,離不開導演和編劇的用心編排,更離不開所有演員用心良苦的精彩表演。
這也足以證明,演技對于真正的演員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底線。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