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654 更新:2025-07-04 07:15:21
作為第四代導演,吳貽弓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難以忽略的印記。他的《巴山夜雨》《城南舊事》《闕里人家》成為那個年代的經典。
“所有的稱呼里,導演是我最看重的”
雖然身份眾多,但吳貽弓說,自己最看重的還是導演這個身份。
資料圖:吳貽弓。潘索菲 攝
“我電影拍得不多,總共九部”
《我們的小花貓》《巴山夜雨》《城南舊事》《姐姐》《流亡大學》《少爺的磨難》《月隨人歸》《闕里人家》《海之魂》……
多年前,吳貽弓曾說:“我電影拍得不多,總共九部。”但這些電影卻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也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印記。
其中,《巴山夜雨》獲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等獎,《城南舊事》獲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金鷹獎等國內外獎項。
“電影萬歲”
對于“電影萬歲”這四個字,他后來解釋:“有人說我是‘理想主義者’,片子里到處流露出理想的色彩?!?/p>
“我以前常說,金色的童年、玫瑰色的少年,青春年華總不會輕易忘記,常常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來。我們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五十年代留給我們的理想、信心、人與人的關系、誠摯的追求、生活價值取向、浪漫主義色彩,總不肯在心里泯滅,千方百計想把這種‘情結’投射在銀幕作品中?!彼f。
《城南舊事》海報。
《城南舊事》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
今年5月,他還用顫抖的手,親筆寫下了"上海電影萬歲" 的幾個字。
與此同時,吳貽弓也一直看重一部影片的現實意義。
今年5月,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中國電影的創作傳統不外乎現實主義。
“雖然近年來由于國際交流日漸頻繁,世界電影的諸多創作體系和美學流派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我們的創作實踐,但我以為中國電影無論從創作和接受兩方面,現實主義仍是不可取代的?!?/p>
《闕里人家》海報。
影片中,吳貽弓借年紀最老的一代之口說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宗,他叫孔子”。
他后來說:“這其實是我在吶喊?!?/div>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