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781 更新:2025-07-04 02:27:51
皮哥沒想到,讓電視劇《當家主母》火出圈的,竟然是一只小白貓。
事情是這樣的,在最近的熱播劇《當家主母》32集中,有一個情節,是一只小白貓因吃了被下毒的食物而慘死。
這原本是影視劇中很常見的鏡頭,細心的網友卻發現,這只小貓表現怪異,瞳孔放大,似乎不是“假死”,而是真的死亡了。
隨著看劇人數的增加,越來越多的觀眾發現了這個問題。
不少觀眾開始在社交媒體公開喊話,讓劇組做出回應,并給出小貓并沒有真正死亡的證據,甚至還有憤怒的觀眾集體跑去豆瓣給這部劇刷低分。
可《當家主母》劇組從11月26日到11月29日連續更新的四條回應,卻徹底讓輿論炸了鍋。
第一條回應是11月26日,劇組放出了一段《當家主母》拍攝時的花絮,雖然花絮中小貓活蹦亂跳,但并不能證明它在拍攝之后還活著。
甚至眼尖的網友發現,劇組貼出的視頻中,小貓吐舌頭的鏡頭疑似為處理過的假視頻。
眼看不能服眾,劇組又緊急發布了第二條視頻,想自證清白。
這條視頻中,劇組對小貓的主人進行了采訪,據主人稱,小貓不僅狀態很好,還生了一窩小貓,只不過這只貓是散養,最近不在家。
又有眼尖的網友發現,主人展示視頻中的小貓眼睛是一黃一藍,雙瞳異色。
可被毒死的小貓雙眼湛藍,似乎并非同一只貓。
11月28日凌晨四點,劇組再發采訪視頻。這次視頻中終于看到了活的小貓。
不過,眼尖的網友又發現了疑似紕漏。
視頻中的小白貓是一只公貓,而參與拍攝的小白貓以及劇組上次澄清視頻里的小白貓,卻是小母貓。
雖然有湛藍色的雙瞳對上了,可這次性別又出現了差錯。
伴隨新采訪視頻發布的,還有劇組的一則《嚴正聲明》,表示要將造謠者繩之以法。
前前后后四次聲明,可《當家主母》里這只小白貓究竟是活著還是死了,沒人知道。
如果想證明小貓沒死,劇組顯然不用這么費力發視頻、發聲明、發采訪,放出一段小貓拍攝后活著的花絮,就沒有任何爭議了。
因為白貓很容易找到替代品,發再多最新拍攝的采訪視頻,也無法證明在劇中“死亡”小貓還活著。
正當這起“殺貓”事件陷入“羅生門”的時候,卻有人給這只小白貓開了社媒賬號。
一個證明不了,一個就是不信,劇組和觀眾,似乎陷入了一場長久的battle中。
而《當家主母》疑似“殺貓”的鬧劇,也再次讓國產影視劇中殺害和虐待動物演員的話題甚囂塵上。
因為沒有明確立法,國內也沒有類似AHA這樣保護動物的工會組織監督,在國產影視劇中,為了追求真實效果和降低成本而直接殺害或虐待動物演員的例子屢見不鮮。
這里面最著名的,恐怕要數1993年拍攝的《犬王》了。
小時候看這部影片,我們對片中這只名叫海龍的狗狗記憶深刻。
電影里最感人的一幕,是海龍為了拯救村子和村民,叼著炸彈義無反顧地往外狂奔,結果被活活炸死。
可在2006年的《流金歲月》中,《犬王》的導演姚守崗卻透露,片中的狗狗是被真正炸死了。
更讓觀眾們不解的是,姚守崗談起這件事眉飛色舞,并沒有半點歉疚之意,反而說狗狗年齡大了,必須要讓它“一下完”,替它“解脫”。
后來,有更多關于狗狗海龍的消息被曝出,看得觀眾痛心疾首,對姚守崗的厭惡和痛恨也達到了頂峰。
原來被炸死的“海龍”是一條退役的功勛犬,拍攝電影《犬王》的時候,它的訓犬員并不知道狗會被真的炸死。
“海龍”以為這是一次正常的任務,并知道自己叼的真炸彈,沖刺的時候還回頭看了一眼訓犬員。
訓犬員也被蒙在鼓里,反應過來的時候,自己的戰友已經在面前被炸得粉碎。
他當即悲憤交加嚎啕大哭,并嘔出了鮮血,可姚守崗卻興奮地大喊“太好了,太好了!”
之后,越來越多的觀眾知道了關于這只狗狗的故事,《犬王》也因此被刷出了豆瓣最低的2.1分。
豆瓣熱評第一說得好:“用一條軍犬的生命來拍致敬軍犬的電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p>
除了小貓和小狗這種伴侶性的動物,因為拍攝歷史戰爭題材劇而受到虐待甚至直接死亡的馬,也不在少數。
1993年《悲情布魯克》,電影最后一段,按照劇情發展,配角嘎拉森為了自證清白,需要騎著馬連人帶馬一起墜下懸崖。
這個場景至今看來還頗為震撼,因為為了拍這個鏡頭,導演塞夫活活摔死了一匹真馬。
這匹馬是主角涂們親自挑選的,跟著劇組拍了幾個月,到最后這場戲的時候,導演一定要追求真實,所以涂們并未參與拍攝。
馬兒畢竟是有靈性的動物,好幾次走到懸崖邊上,可就是不跳下去。
最后劇組沒有辦法,蒙住了馬的眼睛,生生將馬推下懸崖,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這一幕。
雖然是遠景拍攝,但從馬落下懸崖摔的樣子來看,這應該不是一匹道具馬。導演隨后還聲稱,這是被“同行夸贊”的好鏡頭。
為了表現馬匹被摔的真實與慘狀,這個鏡頭用了三個機位:懸崖上、遠處的遠景以及馬摔下懸崖瞬間落地的特寫。
皮哥每次看這個鏡頭都頭皮發麻,不敢再看第二遍。
在劇中死去的馬兒不止這幾匹,電影《白馬飛飛》中,有一個飛飛慢慢倒下的鏡頭。
這個鏡頭不好拍,劇組就給馬兒注射了麻醉劑,結果沒把握好劑量,導致一匹馬當場死亡。
不過比起這些“無名之輩”,沒有善終的馬兒,最著名的恐怕是《西游記》里的白龍馬。
這匹馬本是軍籍的軍馬,為了拍戲,楊潔導演花了800元買下它。
跟著劇組跋山涉水拍完《西游記》后,楊導無力安置它,這也讓它淪為無錫影視基地賺錢的工具。
白龍馬在無錫供游客花錢拍照,出錢多了還要被騎著溜兩圈,最后風燭殘年之時,它與許多壯年馬關在一起,在楊潔導演的回憶錄中記載,當時它連一口吃的都搶不到。
第二年,白龍馬就死了,連埋在哪里都不知道。對這匹白馬,楊導一生都意難平。
馬兒是影視劇中最常見的動物,而且馬一般身強體壯,經得起折騰,就這樣,劇組中虐馬殺馬的事情還時有發生,其他動物就更可想而知了。
2013年湖南衛視古裝奇幻劇《天天有喜》播出,劇中有一只小白狐貍演員,被染上了五顏六色的尾巴扮演“赤尾白狐”。
為了縮短拍攝周期,這只小狐貍在劇組“連軸轉”,夜以繼日地趕工拍攝,最終體力不支當場斃命。
事情傳出后遭到網友的抵制,《天天有喜》出品方在接受采訪時首度表達歉意:“看到白狐快不行了,我們第一時間將它送到動物醫院搶救,但很不幸,它還是死了。”
輕描淡寫地回應,好像死在醫院和死在劇組不一樣似的。
而2016年張楊執導的《皮繩上的魂》,則活活在鏡頭下殺死了一只鹿。
劇情中,主人公需要完成轉變,就要殺鹿,是否真殺,經過劇組商量,導演張楊執意要用真鹿。
于是在電影中,所有觀眾都見證了一頭鹿因為人類電影藝術的死亡。
這只鹿的死亡讓關愛動物的觀眾憤憤不平,之后導演張楊出來回應,稱這頭鹿不是野生的,也不是懷孕的,而是一頭3歲的食用養殖鹿,并且殺鹿后劇組有厚葬,還說此次殺鹿已經向畜牧局報備過。
再報備,為了拍電影殺鹿已經成了事實。
可怕的是,擔心第一頭鹿的死亡達不到效果,張楊其實一口氣買了兩頭。好在這個鏡頭一條過,第二頭小鹿也得以撿回一條命,最后被放生。
看了上面6個動物演員的悲劇,皮哥發現一些導演在殺害虐待生靈以節省成本這一點上,做法出奇地一致。
皮哥小時候就曾被一部電影中殺生的場景嚇到過,在1994年的電影《救命48小時》中,男主人公一怒之下擰掉了一只大白鵝的脖子。
沒有腦袋的白鵝血流如注在地板上撲騰翅膀的畫面,皮哥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除了血腥和害怕,影視作品中殺害虐待動物的行為一旦被證實為真,毫無疑問會傳遞出不尊重生命,漠視生靈的價值觀。
而這樣的價值觀,與任何一部正當影視作品的主旨表達都是相悖的。
反對以拍攝電影、為了藝術、觀眾愛看等理由在影視劇制作中虐殺動物,并非“圣母婊”的表現。
尊重生命并不是嘴上說說,所以在拍攝涉及類似動物戲份時,導演應該如何去做,值得思考。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