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203 更新:2025-07-04 06:44:33
“爹,媽,立春就回來,回來給你們蓋房子”
這是伍千里離開家的時候給二老許下的承諾,還記得伍千里回家的時候,他坐著船帶著哥哥伍佰里的骨灰回的家,那個時候,他還在感受著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
不曾想一道命令,伍千里再次離家。
沒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兒女離家打仗,但是這仗卻又不得不打,如果他們不打,下一輩的還要打。
伍千里在《水門橋》后回家了嗎?伍萬里的行為只回答了一半
《長津湖之水門橋》里面太多的連隊最后都很慘烈,七連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幸運的,至少還留下了一根獨苗,有些連隊還最后報數都沒有人。
其實都知道了,伍千里沒有完成對父母的承諾,他沒有活著回來,更沒有親眼見證給父母蓋房子的過程,而這一切也都交給了伍萬里。
同時伍萬里似乎也在重走當初伍千里的路,他也把哥哥伍千里的“骨灰”帶回了家,但是伍千里真的回家了嗎?
伍千里的結局似乎很悲壯,他或許像一根點燃的煙,燃燒之后留下的是灰燼,也或許是“蠟炬成灰淚始干”,用最后的血和水為弟弟送上一條安全的路,更或許是與戰斗過的土地徹底融為了一體,為了完成任務,用盡他所有的執念。
在電影最后的幾個畫面當中,伍千里帶走了一部分土,此時的季節還是冬天,推測應該是三炸水門橋后不久,顯然不應該是所有戰斗結束的時刻。
伍千里身上的傷剛剛被包扎上,很難說為什么伍千里要帶土回家,其實不敢去猜想,害怕伍萬里真的被燒得連骨灰都沒有剩下,只有把這個土帶回來去紀念犧牲的哥哥。
長津湖水今何在,萬里長城入眼來!劉歡演唱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主題歌,其中的歌詞就是說明了伍百里、伍千里和伍萬里都回了家,無論他們是以何種方式回的家,他們都完成了和平的心愿。
只要把敵人打退了,守護好了爹媽,那么家就一定在,回家的路也一定會有。
可以說,伍千里其實沒有和伍萬里一起回家,只不過伍千里的“魂”陪同他一起回來了。
那個時候真的很好,家里的子女多,總會有一個子女在父母身邊盡孝。
其實很希望每一個戰士都能回家,可是戰爭的殘酷性,無論是想象還是影視劇都無法徹底還原出來,有些人注定就要和戰場的土地融為一體。
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留下身體的一部分,看到伍千里的結局,始終是意難平,但是看到伍千里拿在壇子,在幻想里見到了伍萬里回家之后,似乎內心又平靜了下來。
伍千里拿著壇子回了家,抓了一把戰場上的土壤,又在回家后幻想看到了伍千里,這一切的行為也都是對伍千里有沒有回家做出了一種回答,雖然只有一半,至少伍千里還是看到了山河猶在,父母享受和平的時光。
或許只有伍萬里知道壇子里的是土還是骨灰,或是一半的土一半的骨灰。
電影雖然沒有正面去給出這個答案,其實答案就是每一個觀眾的腦海里,相信沒有人會忘記這些戰士們,更沒有人會放棄他們,但凡有一丁點希望,都愿意付出百倍、萬倍的努力把這些先烈帶回家來。
還記得伍千里抱著伍佰里的骨灰壇子回家,父母見到之后,母親幾乎就要暈倒在地,這一次,伍萬里帶著伍千里的骨灰壇子,不知道父母見到后會是一個什么場面。
《長津湖之水門橋》也暗示了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有光環,他們的生與死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內藏的某種精神和魂。
從每一個七連、九連乃至整個隊伍里面,沒有看到一個人退縮,明知道有些任務要完成必須要犧牲,他們依舊能夠站出來無所畏懼。
沖鋒,倒下,后面的人撿起炸藥包又接著沖鋒,又倒下,一個個先烈就是用他們的生命為背后的祖國和人民謀個更長久的太平,他們沒有不害怕死亡不害怕打仗的人,可是他們最害怕父母沒有幸福的生活,后輩沒有和平的未來。
伍萬里、伍千里、梅生、余從戎、平河、雷睢生等等,他們也都是無數先烈的代表之一,他們都是組成勝利雪崩之前的每一片雪花。
沒有打不死的軍人,只有打不死的軍人榮耀!
看完《長津湖之水門橋》以后,你會對伍千里的死感覺到遺憾嗎?
為什么會安排伍萬里能夠活到勝利的最后呢?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