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578 更新:2025-07-04 06:21:25
《大灣仔的夜》是芒果臺近些年制作的最佛系的綜藝,不但時長短的感人,就連邀請食客的數量也顯得非常“敷衍”。
尤其是對比《中餐廳》和《向往的生活》中眾位嘉賓的忙碌,制作組在這檔綜藝中絕對為大灣區哥哥奉上了史上最隆重的待遇。除了應采兒和袁詠儀來的那期食客有點多外,其余的幾期每晚也只有三四桌的量,完全沒有傳統大排檔的熱鬧。
雖然整檔節目在食客的安排上略顯冷清,可質量卻又一點也不敷衍。大灣區哥哥自然的相處模式和迸發出的笑點,讓節目顯得溫馨的同時又莫名的高大上。
在綜藝中沒有劇本也許才是最好的安排。
陳小春的套路
最新一期的《大灣仔》絕對是目前播放的內容中最精彩的一期,素人全哥出任店長,他對綜藝的陌生和拘謹,讓節目從頭到尾充滿了笑點。
作為大灣仔背后的男人,全哥身高矮小、其貌不揚,可就這個一個普通的男人卻在與大灣區哥哥們相見的第一面,憑過硬的廚藝和人格魅力,一舉征服了這5個男人。
全哥出任店長,這只是陳小春和張智霖等人突然萌生的想法,事先并沒有和劇組做任何溝通。
對全哥這種癡迷廚藝的老年人而言,其實他并不知道參加這種爆紅綜藝對他個人和他的事業將意味著什么。從之前在應采兒和袁詠儀來的那期就能看出,即便陳小春等人特意打電話邀他吃飯,但全哥還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們的邀約,他根本沒有表現出一絲想要和這些藝人結識的過度的熱情。
也正是因為全哥的真實和疏離,才會讓這些在娛樂圈浸染了幾十年的老藝人下定決心讓他出任店長,并甘愿聽從他的差遣。
只是很難相信,套路全哥當店長的實行者竟然是話都說不利索,甚至還有輕微的社交恐懼癥的陳小春。
陳小春的套路很可愛,但其實卻非常老道。
“全……春啊……吃午飯沒有???”、“你有沒有想我?”
簡短的一句話,陳小春說得面紅耳赤,毫無混跡紅塵多年的一絲油膩。嬌羞中的那種老練,一出手就把嘗盡人生百味的全師傅給“斬”于馬下。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全師傅當店長,馬上將一盤散沙的大排檔安排得井井有條。張智霖、林曉峰在廚房中忙得熱火朝天,即便老友鄧萃雯和黎耀祥做客,也沒有時間跑到前廳去聊天。
而謝天華、梁漢文除了當樓面外,還要兼職雜工的工作,之所以越俎代庖,就是因為陳小春在忙碌的工作中忘記了全哥的叮囑,作為雜工竟然忘乎所以地和食客大聊特聊,全然忘記了自己的雜工的身份。
干活的,鏡頭少得可憐,而坐著聊天的卻全是鏡頭。
這就是陳小春的“精明”。
陳小春的反套路
嬌羞、內向、義氣、顧家這是陳小春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但通過這一期節目,發現他除了上述優秀的品質外,他表現出的所言所行更像是在下意識地一直在做自我保護。
在總結會議上,全師傅毫不客氣地直接點出“雜工今天太閑了!”
面對眾人的吐槽,陳小春表現地很嚴肅,直言“自己又要照顧食客,一邊還要盯著林曉峰做的那不熟的雞、然后又要和豬肝聊天……”
幸好這些嘉賓都是和自己熟識了二十多年的好兄弟,要不然作為外人的全師傅很可能因為陳小春的回應掛不住面子。
這一期芒果臺還特意邀請了兩位心理師當食客,一開始陳小春對這個神秘的職業表現地非常有興趣。
當心理師企圖用身體語言程序學來在大眾面前剖析陳小春的個性時,陳小春本能地做出了反擊。
“你現在的狀態可能有一些疲憊,與人相處的時候你有一些保留,你希望有自由,不希望有太多約束。你伴侶的狀態可能有時候表現出來地并不張揚。你是一個有事業心的人,追求的東西也比較明確?!?/p>
對于心理師的點評,陳小春的表述和面部表情說明了一切——這兩個人是騙子!
當陳小春離開后,兩個心理師針對陳小春留下的畫作做出了一番總結——他很自卑,他的回應都是防御,他的內心非常壓抑,很多情緒都沒辦法清晰地表達。
滿屏的彈幕中全都是嘲諷心理師學術不精、被人說壞話的吐槽??煽吹健栋职秩ツ膬骸泛完愋〈涸缒瓿霈F在娛樂版新聞的觀眾應該知道心理師對陳小春做出的總結其實很到位。
語言的“矮子”
當年Jasper的一句“can you stop angry now?!”讓觀眾愛上了這個丑萌的小男孩的同時,也讓陳小春羞愧地無地自容。
2013年應采兒生下Jasper的時候,陳小春已經46歲,有一種老來得子的意思。
可面對這個晚到的孩子,陳小春在節目一開始的時候表現地非常差勁,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一言不合就怒目而視,甚至還會在孩子完全不懂他表達的意思時做出非常粗暴的動作。
這哪里是他兒子,簡直就是階級仇人。
可以說如果沒有Jasper的高情商,也就沒有陳小春在內地綜藝的爆發。
在參加《爸爸去哪兒》之前,娛樂頭條的板塊經常會出現陳小春暴脾氣引發的各種新聞,痛斥陳冠希,怒懟謝霆鋒,和記者硬碰硬,無視粉絲……
《古惑仔》更像是他現實生活的紀錄片。
如果沒有應采兒和Jasper的陪伴和理解,,沒有在《爸爸去哪兒》中看到自己臭臉的反思,陳小春的事業很可能會被自己的暴脾氣拖累致死。
回看陳小春的成長史,不難發現,他的壞脾氣完全拜早年“雜草”式的成長環境所賜。
家庭貧寒,父親小學學歷,母親大字不識。陳小春是長子,底下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
早年間父親生病,為了籌錢醫治,不得已把弟弟賣了,換了3000塊錢。
后來全家從廣州搬到香港,因為沒錢讀書,陳小春只念到了初一就到社會上去打工。
年紀小,長得弱,每每受到欺負時,陳小春只能掄起并不有力的拳頭,企圖用蠻力來保護自己。
從當服務員、洗碗工、理發師到伴舞、歌手、演員,再到如今的天皇巨星。
陳小春這一路走來嘗盡了人生百味和各種心酸。
因為不會能言善辯,陳小春只能在遭受別人的言語攻擊時揮舞著自己的拳頭。很幸運的是他的事業上一直有貴人相助,他的生活中也有懂他的應采兒一路攜手并行。
應采兒的知識、見識、家庭背景、成長環境、情商和口才彌補了陳小春的不足。
從一開始的臭臉、爆粗口到如今在節目中嬌羞、佛性、進退有度,年過半百的陳小春脫胎換骨,仿佛成了另一個人。
《大灣仔的夜》中心理師對陳小春的點評是——壓抑內心、焦慮,且又自卑。
這話形容得非常準確,但其實也只是陳小春“升華”后的淘汰品而已。
——全文完!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