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738 更新:2025-07-04 06:16:41
12月24日上映的《愛情神話》,截止到現在,6天票房已經過億,但是根據業內人士的估計,這部電影,最后票房不會超過3億,大約在1.77億~2.50之間,作為主演的徐崢,這一次不再有票房號召力了嗎?
其實不是主演的問題,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徐崢的標簽始終與“喜劇”有著關系,但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卻和喜劇幾乎沒什么關系,徐崢這次扮演的是一個尋愛的中年人,自己的喜劇實力難以發揮。
這部電影票房不高,主要有三個原因。
01電影名字
“愛情神話”這個名字并不是很吸引人,尤其是在看過預告片,了解到這是一部有關中年人談戀愛的電影。
雖然看完這部電影后,明白了為什么這部電影要起這樣一個名字,是片中角色老烏一生愛情的起點,也是一生都未曾看過的一部老電影,也呼應了此電影的主題。
但是從吸引度來看,這個名字就不是很好,“神話”這個詞語一般都是用在比較玄幻的電影名字中,而且顯得很“高”、很“飄”,兒在這樣一部現代片中起這樣一個名字,觀眾難免會先入為主地以為要強行拔高主題,矯揉造作地歌頌愛情。
有一些潛在觀眾就會因此流失掉,換一個好點的、更具吸引力的名字可能會更好。
02全片上海話
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上海中年人的故事,片中的主角,除了徐崢、馬伊琍、吳越和倪虹潔飾演的本地人外,連外國人和混血兒小孩子都講的一口流利的上海話。
如果沒有字幕,非上海本地的觀眾根本聽不明白。上海人可能會很愛這部電影,但是其他地區的觀眾接受起來可能就有點困難。
對此,有一些人表示,方言難道就不能出現在電影里嗎?看外國電影不是一樣要看字幕,這有什么?
這不一樣,方言出現在電影里的情況,一般都是有著搞笑的目的,像一些憨憨的角色,而且也并不是整個電影都會說方言。
東北話就另當別論了,首先,東北話和普通話差不了太多,觀眾聽起來不費力,而且東北話自帶喜劇效果,聽著也好玩。
而上海話,由于一些對上海人不好的印象,導致有些人對上海話并沒有什么好感。
全片都講上海話,在電影題材本身就比較小眾的前提下,再一次縮小了觀眾的范圍。
03小眾題材電影——小資中年人的戀愛故事
中年愛情本身就不是大熱的題材,而這部電影不單單是中年人談戀愛,還是有點“小資”的中年人談戀愛,脫離了大眾。
徐崢扮演的老白是一個畫家,他的好友老烏則是一個策展人,前妻喜愛跳探戈,追求的李小姐工作也與藝術相關,穿著價值上萬的鞋子,倪虹潔飾演的格洛瑞亞更不必說了,是一個豪擲千金的富婆,過著有錢有閑的生活。
這些人聚在一起,幾乎就是一個圈層,他們說著上海話,吃著下午茶,很難讓觀眾產生共鳴感,片中難得的幾句普通話,都是徐崢說的,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的考慮。
他們的生活雖然也沒有那么順心,但至少衣食無慮,不用起早貪黑地為生計發愁,生活沒有那么心酸,他們的苦處就是在于感情,在于精神上的追求,很容易給人一種無病呻吟的感覺。
雖然電影整體質感不錯,但畢竟離大眾生活太遠。
總而言之,《愛情神話》就是一部小眾電影,愛它的人會特別喜歡,不感興趣的人則無法接受,題材的限制注定了他的票房不會太高,如果不是徐崢的加入為其帶來了一點名氣和喜劇因素,它的票房會更低。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