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640 更新:2025-07-04 06:06:19
本片前期拍攝時名字一直叫做《閩寧鎮》,直到上映時才改成現在這個名字。沒有看過成片前一直覺得很奇怪,用《閩寧鎮》做標題簡單直接,就像《芙蓉鎮》一樣,很容易讓觀眾明白電視劇想講哪兒的故事,換成現在這個太過抽象化的《山海情》,反而有點莫測高深、不知所云的味道。
然而全片看完才驚覺,電視劇之所以更名,是因為之前的名字根本無法概括本片的主題,只有“山海情”三個字才能夠準確表達出那種橫跨兩省、過去與未來交織著的濃厚鄉情。
類似命題主旋律電視劇,稍微把握不好,很容易脫離實際,變成空喊口號卻不接地氣的假大空作品。尤其本片還是扶貧題材的鄉土劇,一旦劇情或者表演劃水,立刻會被觀眾拋棄,連點水花都翻不出來。
這時,好的制作團隊和好的導演就體現出自己的價值,正午陽光 孔笙的黃金組合,硬是把一副很有可能泯然眾矣的牌打成了王炸。
真實,是這部現實題材電視劇從頭貫穿到尾的靈魂。
本片根據寧夏西海固移民搬遷到玉泉營地區的真實事件改編。作為一部扶貧劇,它沒有去講什么大道理或者刻意煽情,而是把鏡頭對準那些最普通的農民、奔波的各階層工作者。用他們的一言一行、悲歡離合,帶領觀眾去感受幾十年的人事變遷,以及所有人與惡劣環境、貧困生活抗爭的奮斗史。
從離開家鄉到遙遠的吊莊重新拼搏,從一無所有、面朝黃土到披荊斬棘、一步步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新生活,在閩寧鎮這片熱土上,書寫著各種奇跡。
沒有電,時常遭受沙塵暴的侵擾,他們沒有放棄,在灌溉水都成問題的戈壁灘,村民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硬是闖出一條科技改變命運的新路,種蘑菇,種葡萄,在悄無聲息讓大地換新顏時,也徹底扭轉了自己的命運。
本片情節極為緊湊,聚焦的都是些實打實的事情,它把一些和主題關系不大的細枝末節通通簡化,甚至一筆帶過,比如馬得福娶妻生子,比如馬得寶后面和白麥苗終于在一起,甚至尕娃在新疆消失的幾年,都沒有詳細展開,這樣的好處是雖然支線頗多,卻沒有給人凌亂之感。而全片總共才23集,但跨越時間的長度,人物的眾多,完全不輸給那些動輒就四、五十集的電視劇。事實證明,電視劇集數多少不是考量是否優秀的標準,用最少的集數去講述一個完整、有血有肉的故事,才更加考驗主創們的實力。
由于故事發生在祖國大西北,所以電視劇基本全部采用地方方言對話,這種代入感,一下子拉近劇集與觀眾間的距離。
在圍繞扶貧這條主線進行講述時,本劇同時做好劇情的有效分配,大時代背景下,用眾多角色來豐滿故事內容,卻不喧賓奪主。馬得寶到新疆去找尋表弟尕娃,中間轉戰多地,烈日下扛沙包,打各種零工,以及到小煤礦做工遭遇事故,都未進行過多渲染,因為主創們一直很清楚,他們不是要再拍一部《平凡的世界》,而是想通過馬得寶這個人物的經歷和成長,去表現那個時代青年人對生活的態度。同理還有白麥苗,她代表的是無數離開家鄉到沿海發達地區打工的年輕女孩。一邊賺錢,一邊卻被當地人看不起,但她們以不服輸的精神,努力改變著別人對自己的固有印象。
劇集涉及到的群眾上訪,處理糾紛事情都很有代表性,既不夸張也沒特意回避,同時,用飽含深情的視角,去聚焦農民的生活問題、教育問題,以及為打工而放棄學業的種種無奈,看完讓人頗為動容。
全片眾星云集,既有闖蕩多年的老戲骨,也有初出茅廬的年輕演員,他們都肯放下身段,穿著最樸素的衣服,去融入進每個角色。
戲份最多的黃軒,把一個偉光正的基層干部演繹的平實又不討人厭。實際上,這個角色雖然沒有太多大喜大悲,但塑造難度很大。他從山溝溝里走出來,了解廣大農民的疾苦;他中專畢業,文憑不高,所以比別人更加刻苦、努力;他是家里的兄長,需要挑起照顧全家的重擔。馬得福身上透露出諸多中國傳統優秀品質,勤勉刻苦,甘于奉獻,扎根基層,任勞任怨。
熱依扎這次脫胎換骨,完全褪去美女包袱,她所演繹的李水花聰明、倔強又溫柔,是那種男人一輩子都夢寐以求、苦苦追尋的靈魂伴侶。熱依扎在處理角色時,特別注重細節的傳遞,逃婚路上遇見馬得福,眼淚不經意間就流出,帶著殘廢的丈夫和幼小的女兒,走了七天七夜來到金灘村,毫無頹廢,只有不服輸的倔強。面對丈夫的各種不理解和莫名奇妙的怒火,她沒有怨言,把所有委屈都吞進肚子里,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一個家。其實,年輕的她何嘗對愛情、對未來不充滿著諸多憧憬和期待,但當決定嫁給那個男人后,她就把自己所有的夢想全部掩藏,盡心盡力的維持著家庭的穩定、和諧。也許女權主義者會覺得這個角色太過隱忍,沒有反抗精神,可是這種顧全大局,舍得犧牲,才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最好品德。
其他人物,老戲骨張嘉益,尤勇智自不遑多讓,年輕的白宇帆、黃堯也毫不怯場,甚至連戲份很少的郭京飛,客串性質的閆妮、姚晨都表現優秀。正是有著眾多實力派演員的加持,才讓全片處處都有亮點,處處都散發著人間煙火氣。
而在處理人物情感時,劇集表現得十分克制,馬得福和李水花錯過就不再苦苦糾纏,馬得寶和白麥苗也沒有夾雜第三者,看電視劇時很懷疑上述情節會往狗血偶像劇套路上面走,幸好擔心都是多余,電視劇很快就回到故事本身,沒有丟掉靈魂。
中國的農民,可能會思想狹隘,也可能會目光短淺,甚至可能會有一些不良心思,但本質上依然淳樸,并且深深眷戀著自己的故土。他們做出的少數出格舉動,背后均有其特殊性,不能以“刁民”兩字就簡單概括。就像劇中的大有叔,愛面子,喜歡表現,甚至有些狡黠。貸款買拖拉機時趾高氣揚,學種蘑菇虧錢后又怒火中燒,他的諸多缺點一直到最后都沒有大的改變,但并不影響這個角色的特殊魅力,因為他真實。
從涌泉村到閩寧鎮,是寧夏和福建對口幫扶后結出的累累碩果,見證著貧困山區的滄海桑田,以及國家對貧困地區幾十年如一日的持續幫扶,其背后,更是浸潤著中國人幾千年來特有的故土之情。正是這種情懷,支撐著他們從山里走出,在閩寧鎮扎根,為后世留下一段傳奇。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