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960 更新:2025-07-04 02:21:36
毫不夸張地說:《女心理師》這部劇,是我近段時間來看得最過癮的劇。
累積了十集之后,就一口氣看完了,還意猶未盡。
那么這部劇,為何有如此魅力呢?
除了楊紫,井柏然,菅紉姿的出色表演之外,題材稀缺也是重要原因。
這部劇的劇本是由畢淑敏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而畢淑敏除了是作家之外,還是醫生和心理學家。
所以這部劇在專業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難怪在這部劇每集的劇末,都會有一個提示,要觀眾不要看了劇中的案例,就對號入座,照葫蘆畫瓢的治療。
發現問題,還是要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
因為這部劇有關心理學的知識都是妥妥的干貨。
但就劇情而言,這部劇除了主角的名字相同之外,主線與原著的關系不大。
不過,這并不影響我對這部劇的喜歡。
而且通過看這部劇,我還學習到了許多有關心理學上的知識。
下面我就通過劇情,講講我對這部劇案例的理解。
相信看完之后,你一定會與我一樣,對于人與人的交往,要充滿敬畏的心。
以后千萬要引以為戒,時刻提醒自己,否則最受傷的會是自己以及身邊最親最愛之人。
尤娜的案例
尤娜是一個學藝術的高中生,這天她站在學校的天臺,撥通了賀頓所在的心理救援中心的電話。
她說自己要跳樓,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她會走到這一步呢?
表面原因是:尤娜與同學小哲之間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尤娜會單單針對小哲呢?
從劇中我們可以知道:那是尤娜看到了她爸爸對小哲出奇的好,還送了很漂亮的衣服給小哲。
這讓尤娜非常氣憤,她誤會了爸爸與小哲媽媽的關系。
進而尤娜推斷出爸爸媽媽之所以要離婚,就是因為小哲一家造成的。
為了挽回要離家出走的爸爸,尤娜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次次地傷害自己,來換取爸爸的陪伴。
當然這并非長久之計,很有可能一次意外,尤娜就真正離開這個世界。
最終,尤娜在賀頓的幫助下,知道了爸爸媽媽的事,也解除了與小哲的誤會。
雖然她的爸爸媽媽未來是否會繼續在一起,這是一個未知數。
但對于尤娜而言,她就像獲得了重生一般,開始學著適應這個紛繁的世界。
看完這個案例,我想說的就是:爸爸媽媽不要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樣子。
很多時候,將自己的心里話多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這樣無論后來發生什么樣的事,孩子有了心理準備,也不至于像尤娜一樣走極端。
賀頓離職的案例
賀頓之所以離職,是因為她違反了規定,私下去見了救助者,還被公開了關系。
她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換句話說,就是“好心辦壞事”。
這對姐弟之所以一直對賀頓糾纏不清,是因為當年賀頓的調解結果是:讓爸爸媽媽離婚。
結果就是這對姐弟跟著爸爸,媽媽離開了他們。
盡管事情的真相是:媽媽患了絕癥,去世前她央求賀頓對孩子進行隱瞞。
賀頓答應這個媽媽,這對姐弟隱瞞了,這是正確的決定嗎?
我認為有待商榷。
因為從結果導向而言,賀頓與這位媽媽的好心,導致的結果就是這對姐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這正如尤娜的案例一樣,很多時候,將真相坦露出來,反而會更好。
我相信只要這對姐弟一天不知道真相,他們就會永遠仇恨賀頓。
湯莉莉離職案例
賀頓離職之后,在好友湯莉莉的幫助下,創辦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工作室。
但不久后,身為職場精英的湯莉莉也遇到了危機。
公司老總曹萬里的老婆常春梅拿著一件沾有口紅印的襯衫找到了湯莉莉。
常春梅認為勾引曹萬里的人就是湯莉莉,于是一個巴掌打了湯莉莉。
進而輿論開始造勢,說曹萬里與秘書有染,這樣一來,公司要上市的事情就自然暫停了下來。
賀頓看到消息之后,知道湯莉莉受了委屈,就要去幫湯莉莉討回公道。
賀頓找到了常春梅,通過她對常春梅的調查,她明白了常春梅之所以這么干,其真實目的其實就是:要阻止公司上市。
就此,賀頓從常春梅自身的經歷著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將常春梅說服。
常春梅也出手撤下了所有有關湯莉莉的不實言論。
這件事,賀頓干得非常漂亮。
她沒有去向湯莉莉求證,而是在第一時間直接去找了常春梅,是因為她了解并相信湯莉莉。
她讓常春梅回憶起自己的過往,這會引起她對湯莉莉的同情。再加上常春梅本身的做法就不光彩,所以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小文的案例
賀頓的老同學錢開逸是電臺一個欄目的制作人。
在錢開逸的再三邀請下,賀頓終于答應加入錢開逸的新節目“心扉夜話”。
小文是錢開逸的鐵桿粉絲,每天都要給錢開逸發郵件留言,這就導致了小文對于錢開逸非常依賴。
小文在得知錢開逸有了賀頓這個新搭檔后,精神大受刺激。
隨即小文就把賀頓看成了情敵,她找到錄播間,想要搶回錢開逸。
然而錢開逸根本就不認識小文,也不知道小文是如此看重他,這讓他頓時在賀頓面前非常尷尬。
賀頓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認為小文有心理方面的疾病,需要治療。
為此她幫小文聯系了別的心理醫生,這樣的決定是正確的。
從這里,我聯想到了那對姐弟的案例,當時賀頓就應該找其他心理醫生介入,這樣看來,賀頓還是逐漸成熟了。
荀總的案例
荀總因為感到自己的身體出現了非常不適的情況,去醫院看病。
結果一通檢查下來,什么病都沒有。醫院不給治,還將他趕了出來。被逼無奈,他只好找到了老朋友姬教授。
姬教授因為與荀總太熟了,就將荀總推薦給了學生賀頓。
賀頓通過對荀總的了解,明白了荀總患上的是心病,心理學上稱為驚恐障礙。
荀總早年間開車出了很嚴重的車禍,老婆和大兒子都死了,只有他和小兒子荀昊活了下來。
但自那之后,這對父子的感情就出現了裂縫,而且還在逐漸加大。
在父子倆無法正常交流的情況下,荀昊選擇了暫時離開荀總。
荀總也是因為長時間見不到荀昊,思念成疾,才得了這個病。
荀昊得知父親得了重病,就趕了回來。兩父子見面,都意識到了彼此之間溝通出現了問題,現在心結解開,荀總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莎莎的案例
錢開逸的朋友小元結婚,邀請錢開逸參加,錢開逸又拉上了賀頓。
可是這場婚禮并不順利,新娘莎莎將自己關在房間里,不肯出來。
就在所有人都束手無策時,賀頓出馬了。
通過建立初步的信任,賀頓進入了莎莎所在的房間,開始與莎莎溝通。
由于莎莎的專業是畫畫,所以賀頓就讓她畫了一幅畫。
從畫上可以看出,莎莎認為自己被孤立了,小元離她很遠,并且他身邊有太多人。
小元的媽媽屬于不愿意放手的媽媽,什么都想替小元做決定。
小元也一味地遷就媽媽,并沒有顧忌莎莎的感受,他認為長輩做這些都是為了他們好。
但莎莎并不這樣想,她希望在婚后有屬于她與小元的二人世界,顯然照這樣下去,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莎莎才會在婚禮當天選擇反抗,因為這不是她想要的婚姻與人生。
最終,在賀頓的介入下,小元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小元不想失去莎莎,選擇了改變自己,此后婚禮正常舉行。
方雨萱的案例
在婚禮現場,賀頓還遇到了錢開逸的前搭檔方雨萱。
盡管方雨萱已經有了男朋友,但她得不到的,也不希望別人得到。
于是乎,對于賀頓,方雨萱與早前案例中的小文一樣,都將其當成了情敵。
隨后方雨萱將賀頓鎖在了房間里,然后在臺上公開向錢開逸表白,希望與錢開逸再續前緣。
顯然,對于方雨萱,錢開逸是拒絕的。
這時,賀頓換了一件長裙,非常瀟灑地走了出來。
對付方雨萱這樣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戳破她的希望。
隨即,賀頓在臺上公開宣布她就是錢開逸的女朋友。
方雨萱眼見所有人都對她已經非常厭惡,自知沒趣,就憤然離開了。
蔣靜的案例
蔣靜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女孩子,她一方面想要當媽媽的驕傲,另一方面她又討厭現在的自己。
她一方面想要通過暴飲暴食來緩解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又通過摳吐來保持自己的身材。
蔣靜媽媽發現了蔣靜的不正常,于是她帶蔣靜找到了賀頓。
通過賀頓循序漸進地引導,她明白了蔣靜問題的根源,其實就來自于蔣靜的媽媽。
蔣靜媽媽是一個“愛女成鳳”的典型,但這種愛又是病態的。
因為蔣靜媽媽有一個不幸的婚姻,導致了她需要用蔣靜的成功來證明自己。
在這種喪偶式教育下,蔣靜被媽媽逼著學鋼琴,可想而知,其童年有多可悲。
本來蔣靜在賀頓的治療下,已經逐漸找到了自我,決定嘗試與媽媽好好相處。
哪知反派葉家輝從中作梗,給蔣靜媽媽作了錯誤引導,導致本來有反思自己的蔣靜媽媽開始對蔣靜更加嚴厲了起來。
這直接讓蔣靜崩潰了,隨即要割腕,與這個世界告別。
關鍵時刻,賀頓發現了蔣靜的情況不對,隨即帶著錢開逸趕到蔣靜家,阻止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其實在我看來,對于這個案例,賀頓應該參照尤娜的案例,在治療蔣靜的同時,也應該對蔣靜媽媽進行輔導。
總結
看了這么多的案例,你會發現,只要有人在,心理學的應用是無處不在的。
也應該明白了:一個完整健康的家庭,對于孩子有多么的重要。
還應該意識到:一切的隱瞞和誤會,只會暫時逃避問題,而不能解決問題。
在現代社會,心理疾病是一個很普遍的病,就猶如感冒一般。
當你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出現了問題之后,最好的辦法不是用自己固有的辦法的解決,而是應該學會敞開自己的心扉,找專業人士治療。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