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412 更新:2025-07-04 05:25:16
1
記者:做了這么多年主持人,卻不像現在的主持人那樣光芒四射,會失落嗎?
趙赫:你說呢?不過我的性格已經習慣了現在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其實我也不太適合做明星主持人。
這是多年前央視主持人趙赫接受采訪時的一段對話,無數“前輩”們為之一嘆。
是啊。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大家對主持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了。
除了普通話達標、業務能力合格、熟悉新聞專業理論、具備優秀的形體語言表達能力等硬性條件之外,顏值、身材等外在因素也成了關鍵。
“最美”“最帥”主持人逐漸成為大眾的“新寵兒”,而老一輩那些“長相平平”的主持人也漸漸被人們所淡忘。
1月10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知名主持人趙赫因病去世,年僅61歲。
可能現在的年輕人對趙赫這個名字不太熟悉。
他曾連續10年主持3·15晚會,前三屆親自撰稿,均獲全國大獎,并得到全國大量觀眾的贊譽。
然而誰也沒想到,他卻在剛退休不久后,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趙赫出生于北京市,上學時就喜歡朗誦。
他最大的夢想,就是一輩子坐在話筒面前,當一個普普通通的播報員。
說來也巧,沒過多久他就恰好趕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的廣播電臺來學校招播音員,完成了人生的首次播報。
之后趙赫奮發求學,成功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后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到中央電視臺當主持人、編輯。
從開始工作到退休,他一直沒有離開話筒,也一直沒離開央視的經濟節目。
2
眾所周知,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經濟。
《經濟半小時》這檔節目也正是出于此目的。
它用經濟的眼光關注社會熱點,選擇重大經濟事件、業界風云人物作為報道的核心,以嚴謹的態度、新聞的眼光、經濟的視角、權威的評論,深度報道各類經濟事件,并透徹分析經濟現象、準確把握經濟脈搏。
曾經央視有一個調查,數據顯示《經濟半小時》在各個央視欄目中的“觀眾認知度”排名第十位。
但在商務經濟類欄目中,《經濟半小時》的“全國觀眾滿意度”排名第一,收視率排名第一。
“觀經濟大勢、知民生冷暖?!?/strong>
這便是《經濟半小時》節目所設立的初衷及追求,始終沒變。
趙赫從1987年起,就擔任這檔節目的主持人和制片人,以銳利、穩重見長。
同事們對他的評價是:直爽、坦誠、厚道、不隨俗俯仰。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品格,趙赫走進演播室時,他的大氣、沉穩、誠懇,帶給觀眾強烈的心靈溝通親和力。
當然,經過多年主持和編輯的積累,使得趙赫對于經濟類的內容有著獨特的理解。
他策劃的《北京市民談大白菜供應》《北京友誼商店外匯黑市猖獗》等片子獲得了全國電視好新聞二等獎。
主持的《關于假冒偽劣飛鴿自行車的調查》《取景器哪去了》,獲得全國優秀電視經濟節目二等獎。
現場采訪并主持的大型電視專題片《商戰》,獲得了全國一等獎。
此外,還主持過一系列其他的相關節目,如經濟效益縱深行晚會,以及一些大型電視專題節目,如《世紀的呼喚》《1996·秋天的故事》《千秋萬代話資源》等,也都獲得了全國一等獎。
可以說,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個人能力,趙赫都算得上是最優秀的那一批。
3
2008年12月25日,趙赫獲得了中國播音主持“金話筒獎”。
這個獎項由中宣部批準,是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等級的大獎,每年一次。
許多主持人都以這個獎項為人生目標。
但真正能拿到的人卻少之又少,每一人都是個中翹楚。
可惜人生無常,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
這樣一位優秀的頂級主持人,才剛過六十大壽便匆匆離世。
據網上消息稱,趙赫是因罹患膀胱癌而病逝的。
他生前就與癌癥抗爭了數年,沒想到最終還是沒能擋住病魔的侵蝕。
其實在趙赫患病之后,央視的熒屏上就已經很少能再見到他的身影了,大家也都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所致。
不過也很正常,畢竟抗癌是一件私事,大部分人不會選擇公開。
去年九月底,某節目找到趙赫時,他就以“身體不好”為由拒絕了該節目的邀請。
臨了,趙赫還對節目負責人連說了三遍“多謝”。
他就是這樣一個溫和、謙遜的男人。
1月12日,趙赫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辦。
天氣雖然寒冷,但是現場人山人海,甚至還排起了長隊。
大家的手上都拿著一束花,準備獻給趙赫,做最后的告別。
門口的悼詞上寫著:“熒屏綻放40年,開枝散葉;群峰卓立一甲子,厚德載物?!?/strong>
曾和趙赫搭檔《經濟半小時》的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也來到了現場,參加趙赫老師的遺體告別儀式。
她眼含淚水,表情悲痛,對于搭檔的去世表示深切的悲痛。
除此之外,記者在采訪前來哀悼的人時,發現了一位曾和趙赫在《經濟半小時》合作過的工作人員
據他所說,當初一起工作的時候,趙赫老師幫了自己不少忙,原本曾想向趙赫老師表示感謝,但是被他拒絕了。
在他的印象中,趙赫的性格真誠、大方,自己當初也了解到趙赫老師生病的消息,但沒想到他這么快就病逝,實在太突然了。
其實從這里就能看出,趙赫生前人緣很好,積極扶持后輩,和同事的相處也很愉快。
所以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才會有這么多人感到難過。
4
有網友說,主持人這個行業,精神壓力太大了。
此前,羅京、肖曉琳、王歡、李詠這些深受觀眾愛戴的央視主持人,也都先后因癌癥去世。
可能有人會問,精神壓力與癌癥有關系嗎?
事實上是有關系的。
有研究表明,一個人的人格(個性)特征以及生活環境會影響到其患上癌癥的概率。
比如那些不善于表達或發泄自己的情緒,尤其是經常竭力壓制這些情緒反應的個性的人,心理學上稱之為“C型人格”。
“C型人格”由于不能及時宣泄負面情緒,經常會感到無法應付生活的壓力,進而感到絕望和孤獨。
這類人的癌癥發生率,會比其它性格類型人群明顯升高。
至于生活環境方面,則是所受到的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
負性生活事件,是指那些對個體而言痛苦的、較長時間影響的生活事件。
比如過度的升學壓力、工作壓力、生活經濟壓力、親人的生離死別、感情受挫等事件帶來的精神心理壓力等。
當這些負性生活事件帶來的不良情緒不能及時得到調整時,持續的時間越長,與癌癥的發生關系越密切。
所以很多醫生都會對癌癥患者提出這樣一個建議:保持良好的心態。
其實經歷得越多,越知道生命的脆弱。
就像那句經典語錄: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那些未知的困難。
羅曼·羅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所以,珍惜現在,活在當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