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65 更新:2025-07-04 05:24:58
1月12日,歌手馬博起訴德云社一事持續發酵。
雖然作為當事人之一的馬博專門發布了視頻來控訴德云社的抄襲行為,但德云社似乎并不打算回應,官方賬號始終沒動靜,郭德綱和老婆王惠也似乎是沒看到這事。
一邊是原創作者馬博聲嘶力竭地維權,一邊是德云社云淡風輕地四處參加年底演出,兩邊截然不同的境遇,讓人感慨普通人想討要公道有多難。
“維權如登,侵權如崩”。
一個相聲社團,作品方面不夠優秀尚且可以繼續打磨,但道德方面出了瑕疵,那么該如何去修補呢?
雖然德云社目前沒有回應,但這事情已經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討論,當然,也有不少官方媒體參與進來。
作為影響力最大的“官媒”之一,《新京報》在個人賬號上專門撰寫文章,談論歌手馬博向德云社維權一事。
看得出,《新京報》對于德云社侵權的行為也表示非常不理解,里面的一些措辭和觀點,帶著強烈的抨擊和批評的味道。
《新京報》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說從馬博曬出的視頻中就能看出,德云社的確在公開場合表演了這首歌曲,這甚至不需要專業人士的作品對比就能得出結論——德云社侵權了。
此外,德云社在被馬博起訴以后,并沒有履行和解協議,雖然馬博不能再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但依然可以再次對德云社進行起訴,不光可以起訴侵權,還可以主張“違約”。
最后,《新京報》說,德云社靠版權為生,作品的著作權和表演的鄰接權都離不開版權的保護,對于版權的意識,德云社不會比任何人低。
可離“版權”如此近的公司,卻未經過許可肆意拿別人的作品進行商業演出,這是非常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并且德云社在與馬博私下和解以后,居然不去履行約定,這不僅是沒有契約精神,更是違反了民法中“誠實信用”的基本要求。
對于馬博“連踩”兩坑的行為,我是非常理解的,誰能想到德云社作為如此有影響力的一個社團,會在版權方面偷懶,會因為一點點版權費用而耍賴啊,換成任何歌手,估計都覺得郭德綱和王惠財大氣粗,不會坑自己這點錢。
當然,這也從另一方面看得出,德云社做大做強以后,有點“仗勢欺人”的意思了。
不僅僅是版權方面的“仗勢欺人”,從舞臺上的段子和德云社粉絲的表現上都能看出德云社的“優越感”。
郭德綱多次在舞臺上抨擊“同行欺負他”,可這些年我們仔細看一下,基本上都是郭德綱欺負同行了,編段子損同行,給觀眾灌輸一種這個行業只有“德云社能看”的錯覺。
德云社的粉絲也是單純,郭德綱是說什么都信什么,郭德綱只是在段子里擠兌其他同行,而德云社的一些粉絲則跑到其他相聲演員那“鬧事”。
姜昆每次主持會議說點東西,德云社粉絲立刻冷嘲熱諷,說什么不能商業演出的相聲算什么相聲。
曹云金直播的時候,德云社粉絲刷屏罵叛徒,弄得別人直播間烏煙瘴氣。
甚至在一些人客觀評價德云社相聲的時候,這些德云社的粉絲仗著自己是“綱絲”,直接給別人扣帽子,說這些人在“黑”德云社。
郭德綱的確在相聲方面有過貢獻,但不能因為這個“貢獻”,就把他當成神仙了吧。
這些年德云社翻車的事情也不少,但德云社基本上不去回應,倒是舞臺上編個段子,擠兌一下當事人,弄得你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要說是假的吧,網上照片截圖都流傳開了,但要說是真的吧,德云社舞臺上的事情哪能當真,對吧。
德云社就靠著“蒙混過關”度過了好幾次負面輿論,可這樣真的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遇事要負責,回應要清楚,這是一個正能量公司的責任和擔當,就比如馬博這次,德云社都被起訴了,還不出來解釋,任何粉絲在馬博賬號下顛倒是非,我覺得就非常不合適!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