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285 更新:2025-07-04 05:11:38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p>
2020年,知名編劇六六因為一句話上了熱搜。
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
“我還有進步的空間,我還沒有到會欣賞優秀同行的程度,我覺得黃磊當編劇,那是瞎掰。”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她和黃磊分別因為《安家》和《小歡喜》入圍了上海白玉蘭獎的最佳改編編劇。
本來是皆大歡喜的事,但六六卻似乎不能接受以演員身份著稱的黃磊,和自己并列編劇獎項,言語中的酸氣撲面而來。
只是,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少人紛紛表示:
“但小歡喜確實不錯?!?/p>
“等等,安家不就是改編日本的劇嗎?”
都說“文人相輕”,六六這番對黃磊的嘲諷,沒能如她所愿贏得掌聲。
而在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之后,事情的另一方黃磊顯然并沒有放在心上。
他最新的微博,是為妻子孫莉送上生日祝福,以及曬出三個孩子為媽媽畫的畫。
再往前,黃磊也只是發微博感慨和鄭鈞、老狼等老友相聚的快樂,壓根兒沒有特地回應“入圍白玉蘭獎”這件事。
黃磊淡然處世的態度,讓人不禁想起前段時間,初為人母的papi醬被網友攻擊時,她也并未與網友爭論,只是悄悄地對一則2019年的視頻進行了置頂。
視頻的主題是:如何說話不被挑刺。
在這期視頻中,papi醬是這樣說的:
“網上和身邊永遠有一群挑刺狂魔,別人說什么他們都能挑出刺,別人做什么他們都覺得有問題。
真不知道是能冒犯到他們的點太多,還是挑出別人的毛病能讓他們有優越感?!?/strong>
這個節骨眼上,papi醬的回應方式很高明。
成年人的世界,難免有紛繁復雜的干擾,與其和一群固執己見的人爭論不休,不如表明態度,過好自己的生活。
老子曾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真正厲害的人,不與他人爭高低,論短長。
他們只是不動聲色地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最高明的還擊。
學者蔣勛曾在自己的書中分享過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的故事。
早在1500年,四十八歲的達芬奇完成了《最后的晚餐》。
一年后,他和二十六歲的米開朗基羅相遇,此時的后者,剛剛完成流傳后世的雕塑《哀悼基督》。
當優雅嫻靜遇上陽剛健朗的審美,二十三歲的年齡差,讓年輕氣盛的米開朗基羅看不上達芬奇。
“他總是嘲諷達芬奇,嘲諷他華麗的衣著,嘲諷他永遠優雅細致的紳士風度,嘲諷他許多沒有完成的作品?!?/strong>
1503年,兩人第一次正式作為“對手”一起為佛羅倫薩“五百人廳”繪制壁畫。達·芬奇負責創造昂加里戰役,描述與米蘭的戰爭;米開朗基羅負責創作卡西納戰役。兩人都將對方視為自己唯一的勁敵,最后,兩者的草圖展示中,年輕的米開朗基羅獲勝了。但達芬奇依然對他欣賞有加,哪怕面對當眾羞辱,他依然能保持優雅,轉身離開。這不僅是一代藝術巨人的胸襟,更是達芬奇內心的大格局、大氣魄。
真正的強者,從不暗戀一枝獨秀,更愿意追求春色滿園。
前段時間,“張鈞甯回應岳云鵬”也被廣泛關注。
在綜藝節目《極限挑戰》中,有一個環節是看圖猜人,當張鈞甯的照片出現時,岳云鵬當即表示“不認識”,還調侃了一句“不紅啊這個人”。
看到工作人員表情后,他才后知后覺地找補了一句:“透過大家表情,我知道我得罪人了。”
正當網友們議論紛紛時,張鈞甯發了一條微博,她p紅了自己的照片,大大方方地在微博上@岳云鵬說:“我努力讓自己紅了一下,我盡力了。”
張鈞甯這個操作,既沒有太過咄咄逼人,也沒有吃下啞巴虧,還間接地表達了“即使不紅,也盡力了”的自嘲。
難怪許多網友因此對她好感大增,紛紛調侃“這下你真的紅透了”。
緊接著,岳云鵬也給出了回應。
他轉發了對方的微博,配上了自己的手機背景,圖片上一個大大的“甯”字。顯然,他是在隔空表示歉意。
不得不說,張鈞甯和岳云鵬的舉動,都顯示了他們絕高的情商。
一個用自嘲化解尷尬,一個用誠意表達了歉意。
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當別人得罪你的時候,是急赤白臉地鬧僵,還是給彼此一點回轉的余地,這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
“人前留一線,日后好相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強者互持,low者互撕。
見過世面的人,反而會把自己放得很低,當旁人還困在情緒中,他們已經不動聲色地讓問題消弭于無形。
見識越多越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是不動聲色的。
他們懂得韜光養晦,深藏不露。
《菜根譚》中有這么一句話: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意思是,在捕食之前,雄鷹靜靜地挺立著像是睡著了,老虎行動遲緩病懨懨的,這只不過是他們偽裝自己的手段。
它告誡眾人,為人處世,有聰明但不能自作聰明,有才華但不能恃才傲物,才能擔得起重任。
北宋名臣王安石退居田園后,曾在南京游歷。有一天,他穿著樸素的常服,拿著竹杖,獨自一人造訪山間寺廟。
恰好遇到一群書生正在談論國家大事、古今文學,現場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王安石來到一旁坐下,幾乎沒人看他,他也不急,只是耐心地聽著。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慢吞吞問他:“你讀過書嗎?”王安石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對方隨口問道:“老人家貴姓?。俊蓖醢彩笆只卮穑骸鞍彩胀??!?/p>
眾人反應過來之后,惶恐不已,頓時覺得自己之前是在班門弄斧,慚愧地散了。
相反,有些人上躥下跳,早早地把得意寫在了臉上,自以為占盡天時地利,最后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翟天臨在學歷造假被曝光之前,常常在不同場合賣弄學識,樹立學霸人設。
2019年,他在微博上宣布,自己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后項目錄取,一時間,無數人送上祝福,他的聲譽也到達了頂峰。
沒過多久,他在網絡直播中和粉絲進行互動,有網友問起,他的博士論文是否能在知網上找到,他疑惑地問對方,知網是什么。
這個漏洞,讓不少人開始懷疑他學歷的真實性。隨后,他的老底被一一揭開:虛報高考成績,抄襲碩士與博士畢業論文。
翟天臨刻意營造的形象轟然倒塌,原本如日中天的演藝事業,也徹底中斷。
同樣因為自我感覺良好而葬送前途的,還有“自曝冒充應屆生”的歌手仝卓。
因為《聲入人心》而成名的他,近幾年受到湖南衛視力捧。
而當他在直播中云淡風輕地提起弄虛作假的相關操作時,還把自己當成了“勵志榜樣”。
最后,不僅他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為他處心積慮謀劃的繼父等一批官員也紛紛落馬。
古人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當一個人的實力與聲名不匹配時,他人的關注和恭維,只會成為扼殺成長的毒藥。
三國時代的李康說過一句話: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strong>
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之中,選擇不動聲色,就是選擇了低調的智慧。
知乎上有人問,怎樣才算見過大世面?
有一個回答讓人印象深刻: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能看到宇宙洪荒的浩大,也能憐惜一花一木的渺小,這才是一個見過大世面的人應該有的樣子。
作家吳軍在《見識》一書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看一個人被扇耳光之后的反應,可以看出他的未來。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你一個耳光,普通人不外乎有三種反應。
第一種,不問緣由打回去;第二種,自認倒霉,默默離開;第三種,冷靜分析原因,如果是自己做了錯事,那么就當成教訓,如果對方是地痞無賴,就及時報警,等等。
正確的方式顯然是第三種,理性地分析情形,不動聲色地解決問題。
為什么厲害的人總是不動聲色的?因為他們在不斷的成長精進中,學會了尊重、接納、包容。
他們既不會因為有人比自己更強而自慚形穢,也不會在比自己差的人面前張牙舞爪。
他們知道自己的底線,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所以,才能用淡定從容的姿態,面對人生。
村上春樹曾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strong>
不動聲色不是壓抑情緒,也不是一味懦弱,而是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
當我們真正懂得不動聲色的力量,才會明白,這是一種不打擾別人的善良,這是一種尊重所有不同的素養,這是一種藏拙收勢的智慧。
與大家共勉。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