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786 更新:2025-07-04 04:52:13
“鏘鏘鏘......”
鑼鼓聲響起,評劇名角芙蓉花抱著一歲多的“老愛”登臺亮相,贏得了滿堂彩。
“這孩子膽子真大!”“瞧,她還沖著咱們笑呢!”
在那個只用假小孩當“彩娃”的年代,一歲多“老愛”的笑容,帶給觀眾的更多的是驚喜。
也許你會問,“老愛”是誰?
她不是別人,正是著名的趙麗蓉老師。
一提起趙麗蓉老師,眼前浮現的是那跳著迪斯科,說著RAP,風趣幽默卻又真實可愛的唐山老太太。
“宮庭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這酒怎么樣,聽我給你吹”;
“點頭yes搖頭no ,來是come,去是go……”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在這歡聲笑語的背后,是她數不盡的辛酸苦楚。
有人曾說:
每個喜劇演員,都將最快樂的樣子,留在了熒幕上,卻將悲情的內核留給了自己。
趙麗蓉,也是如此。
24歲那年,趙麗蓉第一次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他叫盛強,出生于書香門第,是評劇團的秘書。
而盛強呢?也對勤勞又風趣的趙麗蓉一見傾心。
一來二去,兩人的心越走越近。
每次見面,兩個人總有說不完的話。
學識上的差距,也阻擋不了兩顆相愛的心。
在一年后,趙麗蓉與盛強結婚了。
婚后更是恩愛有加,幾乎是形影不離。那時家里窮,但每頓飯,趙麗蓉都要給丈夫煎兩個荷包蛋,自己卻一個也舍不得吃。
每天下班后,盛強教趙麗蓉識字,學文化。麗蓉有演出時,盛強總是買上很多好吃的做成夜宵,再去汽車站接麗蓉。
幸福的小日子,隨著兒子福春的降臨,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愛情真是甜蜜得叫人沉醉,但這樣的幸福與甜蜜,被猝不及防的意外所打斷。
趙麗蓉怎么也沒想到,她原以為此生可以與盛強相伴到老,兩人卻終究還是陰陽兩隔。
飽嘗分別之苦,竟等來生死相隔
那天,趙麗蓉做好晚飯,等著盛強下班。誰知等了許久,終于等來了盛強,卻是垂頭喪氣的模樣。
沉默了許久,盛強的話,對于懷有身孕的趙麗蓉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我被劃為了“右派”了,要去茶淀農場改造?!?/p>
臨行前,盛強給麗蓉準備了很多東西。他買了幾個練字本,讓麗蓉繼續學文化,還要給他寫信。他還給麗蓉買了兩瓶奶粉,叮囑著麗蓉每天早晚喝一杯,養好身子。
汽車的喇叭響了,心愛的人消失在夜幕中,麗蓉抱著孩子,哭得像個淚人。
分離的日子總是特別難熬。
丈夫這一走就是兩年多。兩年的日子里,二兒子盛大鳴出生了,麗蓉又當爹又當媽,家里家外地操持忙碌。
雖然很累,但她心里并不覺得苦。因為她常給盛強寫信,她知道她的愛人也同她一樣的惦念著自己。
組織上曾經找她談話,要她同丈夫劃清界限,讓她離婚。她一口回絕,因為她堅信丈夫是個好人,她一定要等著他回來。
可一天,二天,一直沒見著人回來。趙麗蓉決定帶著兩個兒子去接丈夫回家。于是,第二天娘仨個就坐上了火車。
可迎接趙麗蓉和孩子的,卻是盛強的死訊和一堆黃土。
那個秋天,不知怎地就那么的冷。
麗蓉拉著兩個兒子,在一片黃土堆里尋找丈夫的墳頭。她找哇,找哇,發現一個木牌上寫著丈夫的名字“盛強”。
兩個年幼的孩子也隨著媽媽大聲地哭喊著爸爸。
趙麗蓉從悲痛中抬起頭來,把大鳴摟在了懷里,福春也爬起來,抱著媽媽的大腿:“媽媽,我想爸爸,我要帶爸爸一起回家……”母子三人抱頭痛哭。
還沒有嘗夠愛情的甜美,愛人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盛強走了,但是生活還得繼續,
趙麗蓉只能默默地收拾好悲傷,選擇堅強。
哥哥車禍,媽媽癱瘓,她一直是那個最貼心的“老愛”
經歷了這次變故,趙麗蓉大病了一場。
年末,大病初愈的她,回到了心愛的舞臺,她還是《花為媒》里那個風趣幽默的阮媽,還是會和新鳳霞一起帶給觀眾一片歡笑。
同事看了心疼又忍不住夸贊地說:“你看麗蓉,丈夫剛去世,眼淚都還沒擦干,上臺就得逗觀眾笑。這才是好演員的功力,說哭就哭,說笑就笑,得順著角色走,不能隨著自己的情緒走,你看人家麗蓉演的角色,演一個火一個……”
舞臺上的鳳霞暫時忘卻了悲傷,但上天并未就此饒過她,等著她的將是又一通暴擊。
接下來的日子,趙麗蓉除了排戲、演出,整天守候在醫院母親的病床旁。姐姐看她太辛苦,提出把媽媽接過去照顧。
趙麗蓉沒答應,她說:“
就這樣,趙麗蓉硬是在醫院里照顧了媽媽幾個月,出院后又把媽媽接回了家照料。
這世界上,哪有媽媽不心疼女兒的?看著女兒忙碌的身影,她只能默默流淚。
但為了寬媽媽的心,趙麗蓉連說帶笑地比劃說:“媽,閨女知道你的心里不好受,心疼我,不要緊,閨女伺候媽是應該的。我們小時候,你不是也伺候我們兄弟姐妹嗎?”
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是媽媽口中的“老愛”。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就這樣,媽媽的貼心小棉襖一直守護在媽媽的身旁,陪伴著媽媽走完了生命最后的五年時光。
改嫁小叔后又守寡,痛失愛女讓她遍體鱗傷
盡管在家里家外操碎了心,但對待舞臺表演,她從不含糊。
日子有多苦,別人不知道,姑子盛錫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不知不覺大哥也已經去世五年了。
她的想法,得到了趙麗蓉哥哥的支持,卻遭到了兩個當事人的堅決反對。麗蓉聽了更是火冒三丈,直接和哥哥吵翻了。
二哥總是苦口婆心地勸,小姑子也一個勁地說合。
有一回,兩個兒子聽了姑媽的話,竟抹著眼淚也來勸媽媽:“媽媽,就讓二叔來咱們家吧,我們多么想有個爸爸呀!讓二叔當我們的爸爸,別的孩子就不敢欺負我們了……”
就這樣,為了孩子,也迫于生活,趙麗蓉改嫁給了自己的小叔子,開始了第二段婚姻。
兩年后,他們有了第三個兒子,盛謙。又過了四年,在趙麗蓉42歲的時候,她懷上了最后一個孩子。這次,她終于盼來了一直想要的女兒。
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她一心盼來的孩子,卻是她悲劇人生的另一個開始。
這樣的結果,
趙麗蓉感到天又塌了,但她不肯放棄一點希望
。四處帶著孩子去醫,她幾乎帶著孩子踏遍了北京各個大小醫院。
一年,兩年,三年,可孩子卻一直只能躺在床上,不會動彈,臉色蒼白,不會哭也不會笑,就像個植物人。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熬著,趙麗蓉總盼望著上天能給她一個奇跡。
她是多么期盼,有朝一日她的小閨女能喊她一聲“媽媽”。
但無情的現實,終究還是沒給趙麗蓉帶來任何希望。七歲的那年,小閨女還是“走”了。
世間最殘忍的事,莫過于看著自己心愛的人一個個離去,自己卻無能為力。
但愛人走了,生活還得繼續。
趙麗蓉收拾好自己的心情,開始嘗試電影的演出。老兩口,在韓家川村買了半拉院子。
演出之余,忙著種菜,種莊稼還養了二十多只雞和幾只鴨子。每次演出前,她都把丈夫的生活安排妥當,還請鄰居大哥陪伴關照老伴。
一天,盛弘因為心臟病突發,倒在了院子里,永遠地離開人世。
那一年,趙麗蓉56歲。
她像是一只在狂風暴雨中備受欺凌的風箏,一個跟頭接著一個跟頭,直打得她千瘡百孔,但一切終究未能將她打垮。
改演小品,歡聲笑聲的背后,是叫人心疼的堅強
也許換作別人,面對接二連三的暴擊,會一蹶不振。
但趙麗蓉并沒有,也許是她表演事業給了她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她把余生獻給了臺下的觀眾。
為祖國培養新的藝術人才,趙麗蓉不僅僅教他們演戲,更教他們如何做人。
由于常年的勞累奔波,老年的趙麗蓉已是疾病纏身。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對藝術的追求。
六十多歲的她又在小品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胃癌晚期治療中,她依然堅持參加了小品的演出。也是
這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喜劇角色,讓全國人民都認識了這個會說唐山普通話還會唱唐山英文歌的老太太。
盡管生活給予了趙麗蓉無盡的折磨,但她從不抱怨,只把苦往自己肚里咽。
躺在病床上的她依然樂觀,她讓保姆買來象棋和圍棋,沒事時總是拉著保姆陪自己下上幾盤。
接受完化療,她輕松地說:“這下可自由多了,不能像個驢似地拴在床上了?!?/p>
她風趣的話語常把護士和病友們逗笑。
“孩子,我沒事,別總跑腿了,一天下來多累呀,有事我喊你們?!?/p>
這個苦了一輩子的老人,卻一直在帶給大家溫暖和快樂。
小品《老將出馬》是趙麗蓉最后一次演出,那首《我心永恒》,她唱得是那么地深情。
時隔二十年,我們依然不會忘記2000年7月17日。
那一天,數萬人戴著白花,拿老人的遺像,自發前去送老人最后一程。
回望她的藝術人生,坎坎坷坷,波瀾起伏,
生活給了她種種刁難,她卻將它揉碎,化成了屏幕上的每一份真誠和歡樂,通達又樂觀。
記得羅曼羅蘭曾經說過:
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那些認清了生活真相,還依然熱愛生活。
趙麗蓉老師,就是這樣的英雄。
20年了,昔人已遠去,但她的歡聲笑語,依然長留人間。
. END .
【文| 愛拾光】
【編輯| 不飛】
【排版 | 枇杷】
往期精彩推薦:
經歷三段感情成“克夫”女的孫悅,為何今還能嫁身價10億的老公?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