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995 更新:2025-07-04 04:35:56
文/ 石若蕭
2021年過去了。
對于電影行業而言,2021年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長津湖》超過《戰狼2》,拿下國產電影票房第一,足以說明市場容量仍然有進一步拓寬的空間;而另一方面,全年票房只報收不到500億人民幣的水平,相較于不受疫情影響的2019年,跌去了幾乎30%。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疫情的區域性反復,大眾觀影習慣的改變……但最大的緣故還是內容供應本身出了問題,并進一步導致了今年的檔期扎堆、“二八法則”、進口片折戟等連帶不健康現象。
剛從疫情中復蘇的電影行業,想要走入健康發展的軌道,依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觸底反彈的上半年
2021年初,隨著《送你一朵小紅花》《溫暖的抱抱》等開啟了元旦檔,全國電影市場開始了一段“捷報頻傳”的時期。
首先,1月創造最佳元旦檔,全月票房達到33.29億,同2019年幾乎持平。
隨后,2月的春節檔更上一層樓,并創造了多個紀錄:《唐人街探案3》上映首日超過10億票房,創下單日紀錄;《你好,李煥英》后來居上,入駐50億票房俱樂部,并躋身國產前三;春節檔創下78.42億票房紀錄;2月單月成績突破120億,同為歷史最佳。中國穩居全球最大票倉,全球電影票房前十居其九……
相關電影海報
在一片熱鬧的氣氛中,幾乎所有從業者都認為,經歷了2020年市場長久的壓抑后,行業觸底反彈的大勢終于形成,不少從業者甚至一度喊出了“全年800億”的振奮口號。
而緊隨其后的清明檔和五一檔也印證了這種樂觀。兩個檔期分別迎來了小爆發:清明檔憑借《我的姐姐》和《哥斯拉大戰金剛》,短短三天吸收超過8億票房,再度創下紀錄??紤]到清明節歷來并非業內注重的檔期,這個成績更是顯得尤為可貴。而五一檔雖然十來部影片扎堆,但在《懸崖之上》《你的婚禮》帶領下,檔期總票房達到了16.73億,同樣又是一個全新的紀錄。
如今回過頭來看,這股熱鬧只是曇花一現,但彼時身處其中的人們卻渾然不覺。不少片方紛紛將影片上映時間提前,追趕檔期,試圖對反彈的觀影需求作迎合。
而在一片熱鬧中已經隱含了頹勢。從五一檔上映的影片體量上來看,都屬于中小體量,彼此差別很小;預售上也沒有拉開顯著差距;類型上更是雨露均沾,愛情、喜劇、懸疑、動畫、動作、男性、女性都有一些,不少還相互重疊;前期預售階段也并沒有哪部影片擁有能夠擊敗對手的絕對優勢,因此影院排片也無從著手,只能先大致均分,上映后再根據熱度作實時調整……
五一檔相關影片海報
電影行業終究是一個吸引注意力的眼球經濟,而當市面上所有產品的品相看上去都差不太多,海報如菜市場一樣眼花繚亂時,市場容量被透支的敗相便開始顯現了。
增長乏力的下半年
五一檔后,市場火熱的情緒驟減。同樣也是十來部中小體量影片扎堆上映的端午檔慘遭滑鐵盧:票房總量卻還不及2019年同期的60%。表現最好的《當男人戀愛時》最后僅報收2.64億,表現最差的僅有數百萬。
端午檔作為暑期檔的開頭,某種程度上算是后者的風向標,其低迷態勢令無數從業者暗暗捏了把汗,而后續的發展果然也印證了人們的擔憂。
根據相關平臺數據,2021年的暑期檔總票房僅為73.81億元,相比2019年的177.78億元,跌去了足足100多億,完全可以用“史上最慘”來形容。檔期內,超過10億大關的只有主旋律片《中國醫生》和香港警匪片《怒火·重案》,緊隨其后的主旋律片《1921》和動畫電影《白蛇2:青蛇劫起》都只有5億量級。而再往后,就都只有2-3億量級了。
暑期檔相關影片海報
造成這樣的情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當其沖的是內容供應不足:受到疫情反復等多重不可控因素影響,《長津湖》《狙擊手》等數部影片紛紛撤檔調檔,使得整個8月成了事實上的冷檔期?!杜稹ぶ匕浮吩谕耆珱]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獨自霸榜了幾乎整月,直到月底《失控玩家》出現才讓出了每日票房排片雙冠的位置。
而在已經上映的內容中,類型也顯單一。一名業內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暑期檔最重要的票倉就是學生。但上映的影片中,無論是主旋律影片《1921》,還是香港警匪片《怒火·重案》,還是成年動畫《青蛇·劫起》《俑之城》,定位上都太不符合現在的學生需求。而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好萊塢大片缺位,再加上戰爭片的撤檔調檔,最終造就了這種“史上最慘”的結果。
暑期結束后的9月依舊冷清,領跑者《峰爆》《失控玩家》都表現平平。由于實在沒有質量過得去的新片,上映已經一個月的《怒火·重案》還是在當月吸收走了超過2億元票房。全月票房勉強超過20億人民幣,甚至不及2016年水平。直到國慶節,《長津湖》橫空出世,市場熱度才有所回暖,并傳來了好消息: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直到11月24日16時43分,電影《長津湖》含預售票房超56.94億,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
相關電影海報
11月上映的《揚名立萬》成了一匹小小的黑馬,再加上12月的《誤殺2》,讓年底傳統的“冷檔期”總算是有了些許亮色??缒暌褂謿v來是水漲船高之日,于是全年至少終于有了一個體面的結束。
沉默的大多數
今年的電影行業,除了檔期扎堆之外,還存在著嚴重的頭部聚集效應,一邊是《長津湖》《你好,李煥英》等大片捷報頻傳;另一邊,大量中小體量影片無人問津,默默歸于沉寂。這對整個市場的良性發展而言并不算好的征兆。阿里影業燈塔研究院發布的《“后疫情時代”電影檔期策略研究報告》中提到,2021年,春節檔和國慶檔兩個檔期的票房之和已經超過今年全部大盤票房的1/4,集中效應比2018年和2019年更明顯。
市場向檔期集中,也向少數影片集中。原本大家以為,春節檔和清明檔由兩部電影占去8成票房的現象就已經到了天花板。可到了國慶檔,這個比例卻進一步擴大:《長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輩》一起,拿下了九成票房后,俗話說的“二八法則”悄然變成了“一九法則”。
國慶檔相關電影海報
再將視角轉向全年數據,根據貓眼專業版,2021年票房前十的影片,從《長津湖》到《懸崖之上》,占去了全年票房體量的52.6%。誠然內容行業頭部聚集效應明顯,但在2021年顯得尤其嚴重——2019年,這個數字是44.1%??紤]到兩年存在著將近180億元的體量差距,“分配不均”就更顯刺眼。而這些差距,大部分都在散落在了普通檔期中。
據“壹娛觀察”整理,2019年除暑期檔、賀歲檔(由于周期太長,不計入在內)之外,所有重要檔期票房相加為150.9億元,占總票房23.54%,普通日期票房為482億元,占76.46%。而2021年,檔期票房綜合為176.38億元,占比約37%,普通日期票房票房不到300億,占比約63%。
由此可見,兩年180億的差距,全部來源于普通檔期:這一年,業內瘋狂迷信大檔期的“水漲船高”效應,把大量影扎堆片塞進了所謂熱檔,結果不僅導致票房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也讓普通檔期的成績顯得更加慘不忍睹。而如前所述,在普通日期中,又以暑期檔相差最大,足足100多億。
原本零散填充了各個冷檔期的好萊塢進口分賬片和中小體量買斷片(批片)的缺乏,更是給糟糕的市場潑了一瓢涼水。相比2019年,好萊塢進口分賬片營收下降近百億元,雖然仍有《速度與激情9》《哥斯拉大戰金剛》《失控玩家》幾部撐臺面,但就算把三部摞在一起,比當年的《復仇者聯盟4》還差出老大一截。
圖/圖蟲創意
而批片歷來是內容多樣性的重要補充,倘若選題宣發得當,也能制造小爆款。但2021年全年只有《哆啦A夢:伴我同行2》《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子彈》《人之怒》《你好世界》《明日之戰》等寥寥幾部批片收獲過億元票房,其余20余部影片幾乎全部低于千萬水平,淪為炮灰。
《“后疫情時代”電影檔期策略研究報告》中也提到:盡管春節檔創收最多,但大檔期也有上限。盡管2018年至2021年春節檔票房屢創新高,但三年來上座率并非逐年增長,2018年上座率為47.7%,2019年為35.5%,2021年為45.0%。上座率幾乎到達了上限的情況下,檔期票房上漲,更多還是歸因于票價。
報告中還提到,盡管電影片方和宣發方熱衷于追逐檔期,但觀眾在選擇是否觀看某一部影片時,首要考慮的依然是對于電影本身的興趣。而經過調研,用戶觀影動機中影響決策的前三個重要因素分別是:電影是否是自己喜歡的類型;是否有喜歡的主創;影片的口碑。至于“是否在大檔期上映”,在觀眾決策中影響力排名靠后。
由此可見,在內容質量經不起推敲,寄希望于大檔期“水漲船高”的投機心態并不足取。對于行業而言,無論體量幾何,唯有好內容才是制勝的法寶和破局的關鍵。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