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36 更新:2025-07-04 04:33:08
乏味的都市男女,平淡的日常生活,人們實在太想獲得點激烈的情緒了。現實里得不到,就去文藝作品里找。通過對文藝作品的過激共鳴,仿佛讓自己也獲得了同樣值得紀念的曠世絕戀。
奈何三觀盡悲傷
在時光網的音樂、畫面、導演、故事四項評分中,《比悲傷》的故事評分最低。
張哲凱(劉以豪 飾)和宋媛媛(陳意涵 飾)因為具有同樣坎坷的身世,從小就惺惺相惜;然而他們同居十幾年,卻依然“戀人未滿”(只親過嘴兒);此時男主身患絕癥,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希望女主能夠找到歸宿,嫁給醫生楊佑賢(張書豪 飾);女主如男主所愿嫁給男二,誰知新婚不久男主病重,女主不止回去照顧男主,最終還追隨男主殉情了?。卸何疫@是招誰惹誰了?。?/p>
電影上映后,網上不乏“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評價。但這里的“無語”,恐怕是對電影狗血毀三觀劇情的真“無語”。
電影無非是想表達“為愛犧牲”,但為了成就一對矯情男女的悲傷絕戀,活生生毀了另外兩個大好青年的生活。而且殉情這種戲碼,總覺得解放后硬糖君就很少看到了。
女主盲目放大了所謂愛情的脆弱和痛苦,輕視了生命的唯一和可貴,并且也忽略了男主希望她活下去的良苦用心。
古老愛情故事中的“生死相許”,放在如今以人為本的時代,實在有些故作悲壯的虛弱。你看陳意涵跑著哭喊“你不可以走”那段兒,是不是像極了岳云鵬追車?
看《比悲傷》為尋找悲傷
在3月23日貓眼專業版想看畫像中,女性受眾比例為62.3%。早在上映前,片方的“請帶足紙巾”海報就已清晰定位了自己的受眾,既然吃準了市場,宣發也事半功倍,而且女性的聲量往往可以將電影傳播得更快更遠。
去影院打卡《比悲傷》,或許并不是因為電影本身有多優秀,而是有這么一群人,就是在“尋找悲傷”。為了大笑一場去看喜劇片的觀眾比比皆是,但容易被忽略的是:痛哭一場也是觀影剛需。
白天不懂夜的黑,想要一場悲傷的大有人在。網上至今依然流行一種“小確喪”,“喪”的隔三岔五就扎你的小心心。世界變化快、生活壓力大,《比悲傷》恰逢其時地為這部分人提供了日常所缺的發泄途徑。
對他們來說,大哭一場不失為緊繃狀態下舒緩放松的好方法。而通常來說,哭比笑更容易讓人獲得崇高感?!敖裉煳覟橐粓鰫矍殡娪巴纯奘暋?,聽起來確實比“今天我看了一個喜劇片笑成傻逼”值得分享到朋友圈。
爆款愛情俱樂部
劉瑜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于是愛情成了庸人的避難所》。
愛情電影的觀眾最多,這是平凡男女最可能擁有的傳奇。其余盜墓探險、拯救世界,諸般傳奇,與我無關。戲里戲外,人們唯恐自己活得不夠戲劇化??磹矍殡娪安豢?,等于白看。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