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812 更新:2025-07-04 04:05:18
《我是兇手》終于看完了,對于我來說,這是一部可以打65分的?。M分100),請大家不要誤會這是我對該劇的否定,事實上,這部劇的構思遠比很多其他所謂推理劇經得起推敲,只是和許多同類作品一樣,受限于一些客觀條件的制約,爛尾似乎成了該劇種的一種宿命。但是作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在框架內創作不是加分題,而是基礎題。我覺得編劇在情節設計上出現的問題,是可以規避的——雖然可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
誰是兇手
細枝末節我就不多說了,上來我就直指這個劇集最大的漏洞,也就是第六次謀殺案的發生。以劇本的兇殺邏輯來看,被害人共同具備的特征,就是都曾在胡山泉那里拍過照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我們可以回顧電視劇中胡山泉反復按快門的鏡頭,其實這個動作是有一定寓意的:照相機在這個時候其實是一種器官,按快門的動作也是另外一種動作的借代。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層并不存在的親密關系,后來胡山泉對于幾名受害者類似行刑般的殺戮才有了心理上的依據——因為這些女性和其他男性一旦也產生了親密關系,對于他自然是一種背叛!
胡山泉的拍照是有其寓意的
所以,拍照在整個連環行兇過程中是一個必須的儀式,除非兇手改變了作案的動機,不然就會顯得特別突兀。而另外一個方面,在第六起兇案中胡山泉并沒有改變其以往行刑式的殺人方式,這說明胡山泉還是按照處決背叛者的邏輯來行兇。所以,在這樣相悖的邏輯下,第六起兇案一旦成為系列案之一,就注定漏洞百出!
第六次行兇
所以,第六名受害者如果確實是胡山泉所殺,他們之間應該存在一種拍照的關系。這種關系其實并不難去營造:在高品質攝影手機流行的當下,攝影師也并非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比如婚紗影樓的攝影師,一樣可以接觸到女性,也肯定可以為其拍照。但是這樣勢必要改變原劇中胡山泉生活于社會底層的人設。而這又將帶出我的下一個疑問和修改意見:在我的知識架構里,類似于胡山泉這樣心思縝密又心狠手辣的人,只要用心經營生活,一定不會如劇中那么窮困潦倒,胡山泉肯定不想有錢有勢到名震江湖,但是這樣的人一定會讓自己可以生活得很愜意!
攝影師是更合適的人設
這里扯出來說幾句,雖然在推理邏輯上有一點難以成形,但是就推進故事發展來說,第六次兇殺案是值得肯定的設計,在這次兇殺案之后,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有了很大的變化,故事更有層次和深度,我要是編劇也會留下這個劇情。但是這次兇殺案的主要內容必須大改,才能說得通!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為什么胡山泉在過去那么多年沒有行兇(原劇一樣沒有解釋,如果有,新劇情一樣可以套用),而這次卻行兇了?
一樣的兇殺手法
我要是編劇,第六名被害人會設計成一個和夏金蘭長得一模一樣的年輕女性。當時胡山泉已經蟄伏多年,大致回歸到正常人的心態,但在影樓偶遇和夏金蘭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舞蹈演員,他內心的魔鬼再次復活,讓他決定再次冒險殺人。至于那個鬧鐘最后留在現場,是一個很有儀式感的橋段:暗示這是兇手最后一次作案,而我除了保留這個橋段還會安排這么一段兇手的獨白:這個鬧鐘,本來是留給沈雨的,留在沈雨出嫁的那一天!留給這個世界上最后一個背叛自己的女性!
這是一個很有儀式感的畫面
第六次兇殺是整部劇中下段非常重要的轉折點,這次兇殺一旦存在邏輯缺陷,整個故事就會撐不住。很遺憾,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過于匆忙的原因,這次兇殺案明顯沒有塑造到位。這里我需要說一點:所謂的爛尾,并不真的是爛在結尾那一點上,應該說在之前劇情中埋下的隱患才是罪魁禍首,因為在這些非理性隱患的相互作用之下,故事的結尾只能往一個非理性的方向狂奔不止,拉也拉不回來!《誰是兇手》無疑再次印證了這一規律!
一家之言,難以概全,拋磚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討論!本文插圖來自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