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60 更新:2025-07-04 03:59:59
《蜘蛛俠:英雄無歸》(Spider-Man: No Way Home)又是一部不可劇透的 Marvel Studio 作品。身邊很多朋友都因為害怕被劇透,于是在首映日便趕進電影院接受蜘蛛俠準備的驚喜。這無疑是一個有趣的潮流文化現象。但作為一篇合格的影評,總不能把劇情完全保密,就這樣泛泛而談電影的二三事。所以,關于《蜘蛛俠:英雄無歸》,我想說的其實是 Tom Holland 一只通紅的左眼(在預告片也可一見),以及劇本諧趣的自嘲。
(以下內容含劇透)Tom Holland 是歷來最年輕的蜘蛛俠。他沒有經歷過像 Tobey Maguire 面對親人、好友在自己胸懷內死去的悲壯事,也沒有承受過 Andrew Garfield 對拯救摯愛的傷痛。
由 Jon Watts 及 Mavrel Studio(aka Kevin Feige)主理的《蜘蛛俠》系列著重表現 Tom Holland 和 Zendaya 的青春年華,不用他們肩負過于沉重的責任,簡言之就是合家歡的青春電影。
《蜘蛛俠:英雄無歸》作為新版三部曲的終章,終于來到要給 Peter Parker 接受成人禮的時候。故事安排一個像樣的身份危機,讓他在進入大學之前變得成熟與獨立--熟悉世途的險惡、學會獨自面對問題、懂得與人保持距離的重要性。而 Peter 要達到這樣的成長,就必須經歷過去蜘蛛俠所面對的事情,也是戲中 Doctor Strange 多番強調的宿命。
蜘蛛俠的宿命就是面罩背后的 Peter 終究要面對親人的喪生,只不過這次由慈祥的 Uncle Ben 換成美艷如少艾的 Aunt May,而那句經典對白[能力愈大,責任愈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也如 déjà vu 般一再出現。
每代蜘蛛俠對這場好比沙翁悲劇的橋段都有不同的演繹,各有千秋。唯《蜘蛛俠:不戰無歸》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主要劇情在一天內發生,Tom Holland 飾演的蜘蛛俠沒有時間淡化傷感情緒。所以我們看見的 Peter,他左眼瞳孔的周圍一直有像血紅色的圓圈,可能是因為被綠魔的南瓜炸彈所傷,也有可能是 Peter 過度哭泣而令眼睛紅腫。無論是哪個原因,我都為這個不足掛齒的小細節所驚艷,因為這是印證了全體劇組對這個人物故事的投入,對細節如此執著及重視,沒有像一般爆谷片般輕易打消了主角的憂傷及痛苦。
其次是本片開創了多個平行宇宙的 crossover,電影在有意無意間嘲諷兩代蜘蛛俠擁有的沉重戲劇及陳腔濫調的橋段,再與新版的青春特色相比,可堪玩味。
譬如說當八爪博士在牢中向 Peter等人介紹自己的名字時,他們三個少年都被這個夸張怪異的名字逗笑了;幾個超級奸角一起傾談自己得到超能力的由來,他們最后得出[要小心自己跌進哪里]的結論;Ned 問 Tobey Maguire[你有好友嗎?],然后他憂郁地回答說[有,他當時在我的懷里死去]。這些充滿幽默感的自嘲,背后突顯了超級英雄電影發展至今的變異,也是電影對 Sam Raimi 和 Marc Webb 版本留下的一些妙趣的 comments。
畢包羅萬有的《蜘蛛俠:英雄無歸》,再回看兩代蜘蛛俠的作品,不免覺得舊版劇情節奏時而拖沓,不及 Marvel Studio 計算精密,掌握各類觀眾的觀影情緒。
無可否認的是,過去兩代分別由 Sam Raimi 和 Marc Webb 執導的版本較為重視畫面的視覺表現:前者善用分鏡設計復雜的動作場面,后者側重視覺特效的質感及色調。
今集即使網羅幾大超級英雄與奸角,數段動作場面也顯得過于簡單和兒戲,純以劇本橋段出奇制勝。相信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對《蜘蛛俠:英雄無歸》會有頗為不同的觀感:年長的觀眾看罷也許會有[現在的電影真的不一樣了]的慨嘆;年輕觀眾看畢,則或者會有[我想馬上重看多次]的熱情。不過這些只是不確定的假設。無論如何,娛樂片最大的目的就是娛樂觀眾,而我可以肯定地說,《蜘蛛俠:英雄無歸》成功完成了它唯一的任務。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