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819 更新:2025-07-04 03:59:29
大家好,我是拳姐,一個只推薦好電影的深度影迷。
最近朋友圈被《誤殺2》刷屏,但評論兩級分化。有人覺得它是“高質量國產片”,但也有人說“低于預期”。
拳姐昨天剛看完,不吹不黑地說《誤殺2》的精彩程度比我期待的還要高,它完全能排進我的年度最佳電影前十,也當之無愧成為12月影院票房黑馬。
它跟《誤殺1》不存在故事續寫和人物聯動等關系,是一個全新的故事。要說相同點,那就是故事內核都與人性、親情、責任相關。
《誤殺2》從一個小人物身不由己的反抗出發,把人物的情感關系嫁接到兩個階層的矛盾對立上,從而揭開世界的真相,格局非常大。
01
演員演技炸裂,鏡頭語言出色。
先給大家簡單講一下《誤殺2》的故事梗概,方便下文理解。
《誤殺2》改編自電影《迫在眉梢》,林日朗(肖央 飾)與妻子阿玲(文詠珊 飾)、兒子小蟲(王昊澤 飾)一直過著清貧但幸福的生活,直到兒子小蟲突發意外急需心臟移植,林日朗要快速籌齊200萬泰銖的巨額手術費。
令人意外的是,當他最后湊到錢,卻被發現原本屬于兒子的心臟源,已被權勢滔天的神秘人偷換了移植順序。走投無路的林日朗為救兒子決定放手一搏,制定了一個驚天計劃。
肖央作為電影的第一主角,演技稱得上“炸裂”。
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他涉險去借錢給兒子做手術,情緒從卑微到憤怒再到卑微,臉上的微表情、說話的語速等,都精準得詮釋了內心情感。
得知噩耗后第一反應是去賄賂心臟科主任達馬醫生(宋洋 飾),克制住惶恐的心情表情諂媚使勁往對方口袋塞錢,為救兒子一命卑微至極;被拒絕后猛掐住對方的脖子怒吼,臉色通紅怒目圓睜,表演極具有層次感。
這場戲的鏡頭語言也很巧妙。剪輯師利用時空錯位,將馬達醫生和院長的對話,銜接到了醫生和林日朗的談話,仿佛林日朗和院長曾直接對話,也解釋了林日朗的巨大悲憤。
還有一場是肖央親眼看到原本屬于兒子的心臟已經被醫生置入在其他人身上,肖央臉部肌肉不斷顫抖,步伐踉蹌站不穩,眼神充滿驚恐和絕望,直勾勾盯著手術臺的那個人。
尤其是一束刺眼紅光打在他臉上,一個父親無力、哀慟、孤注一擲的形象躍然紙上。
這跟他上一秒找到幕后主使的鏡頭也形成互文。他站在樓下抬頭仰望,被巨大的陰影籠罩,手機鈴聲在高層不斷響起,也暗示著林日朗與幕后者巨大的身份落差。
02
符號隱喻深刻,思辨性和人文性強烈。
看過《誤殺2》的觀眾應該有體會,整部影片符號象征十分強烈。
首先是“螢火蟲”。
螢火蟲在全篇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林日朗一家三口外出露營,小蟲給媽媽送了螢火蟲,并詢問爸爸“為什么有光的時候螢火蟲就不亮了呢?”
影片黑幕轉場,小蟲這個問題暫時沒有得到回答。
第二次是林日朗被送往醫院,螢火蟲落在他的指尖;第三次是結尾,一切塵埃落定,畫面轉回露營的夜晚,林日朗深思的為兒子解答。
三次螢火蟲出現的場景,都十分點題
——螢火蟲代表著與林日朗一樣無權無勢的小人物,在強光下(高權者一手遮天)只能無力吶喊但不被關注,只有在巨大黑暗中(犯罪)身上發出的光才能被看見。
值得一提的是,《誤殺2》的英文片名為“Fireflies In The Sun”(白日螢火)與電影里螢火蟲相關場景形成互文。蕓蕓眾生不被看見,但在極端環境下卻能發出巨大影響力,微弱燈光匯聚在一起終將照亮黑暗,也寓意著真相被揭開。
肖央接受采訪時,對“螢火蟲”的理解是普通人身上微小的光亮、微小的善意,我們或許沒有太陽般的熾熱,但我們陷入黑暗境地,多數也不會徹底失去希望。
其次是“貓和老鼠”。
林日朗劫持人質要求警方把屬于兒子小蟲的心臟送來后,警方一邊調查真相,一邊送狙擊手進通風管道準備暗殺林日朗。
林日朗多次質問向他擔保過的警察張正義(任達華 飾):“你是貓還是老鼠?”
貓代表在陽光下追求正義公平、有共情心善良行事的人,而老鼠代表著屈從于權貴之下,或甘愿或被動當走狗、為了上位丟失良心、試圖掐滅真相的人。
諷刺的是,電影里林日朗為了救兒子被迫扮演“窮兇極惡”的劫匪,但在市民眼里是追求公平的正義之貓,而原本應該為民除害的警察卻成了陰溝里骯臟的老鼠。
03
臺詞、細節、彩蛋值得二刷。
《誤殺2》里的臺詞都很質樸,但每一句因為劇情中人的情感推動,令人格外動容,有著直抵人心的力量。
比如馬達醫生不相信林日朗會殺人,但對方眼神堅定地回答:“你不知道父親會為了孩子做出什么”。
比如當幕后者對林日朗感慨“我們都是父親為了孩子可以作出一切”,林日朗在暴雨中流淚怒吼“但我們不一樣,我不會去偷去搶。”
小人物在困頓生活里奮力掙扎,即便走到絕境也從未想過犯罪,他們認認真真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去努力尋求生命中微小的光亮。但高權者卻以權謀私,公權私用,可以通過漠視他人的生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份現實圖景未免令人悲哀。
再說說《誤殺2》里我印象比較深的細節。
林日朗兒子小蟲在醫院過生日,身體虛弱地連蠟燭都吹不滅,最后還是同病房的小女孩小珊幫忙,面色看起來比小蟲健康很多。
但第二天,小珊就因為突發心顫搶救無效死亡,小珊父親在病房門口崩潰痛哭。這就猝不及防的意外也在暗示,小蟲的時日不多可能隨時死亡,加劇了林日朗夫婦的焦灼和恐懼。
最后說一下《誤殺2》的彩蛋,實在是過于巧妙,從中感受到編劇、導演們的深厚功底。我就不仔細劇透了,但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彩蛋給人慰藉,如果你能看懂,可以顛覆整個影片結尾。
04
《誤殺2》無論是在演員演技、文本層面、鏡頭語言、細節伏筆處,都用十足的誠意,給觀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但要論真正打動觀眾的,一定是極致的親情,以及映射現實的勇氣。
《誤殺2》不追求、不強化高智商犯罪,完全靠人的情感推動。林日朗飾演的父親不高大、不富有,但他愿為孩子傾其所有,努力護孩子一世周全。文詠珊飾演的母親性格溫柔謙虛,但為了保護兒子,也會性格大變陰沉著眼惡狠狠地強調:“誰敢動我兒子,我跟誰拼命。”
同時,《誤殺2》在延續父愛主題、傳遞守護家庭的愛與感動之外,也直指社會現實問題,展現絕境之下的深層人性。林日朗日以繼夜打零工、賣房借錢、申請重大疾病保險、借高利貸等等,最后還是抵不過“出身”。
正如影片里一句老者感慨:“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strong>
《誤殺2》最感人的畫面之一,是記者李安琪(陳雨鍶 飾)拿著攝影機去醫院采訪林日朗當劫匪的動機,從她一個人冷漠質問、再到保安陪同,再到一群人面對面傾聽林日朗的故事,并向媒體力證他是一個好人。
一個好人為何要拿起槍?這不僅是對林日朗的采訪,也是對所有觀眾的叩問。
而觀眾能夠深刻反思,并切身理解為人父母極致的愛,就是《誤殺2》最大的意義。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