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741 更新:2025-07-04 03:45:58
2021年6月6日刊 總第2318期
甜寵劇一向是電視劇領域熱火的類型,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已播的甜寵劇近 30部,包括引發追劇熱潮的《你的時代,我的時代》《我的小確幸》《良辰美景好時光》等等,以及正在熱播的《月光變奏曲》《一不小心撿到愛》。同時,未播先火的《你是我的榮耀》《余生請多指教》《滿月之下請相愛》也排入待播區??梢哉f甜寵劇已經成為各大平臺緊俏題材,并且數量和類型也還在持續不斷擴大中。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甜寵劇 投資小、回報率高,又深受女性觀眾的喜愛。這股“甜蜜旋風”并非是現在才刮起的,作為傳統浪漫愛情喜劇的衍生類型,“甜寵”元素一直存在。在《杉杉來了》《微微一笑很傾城》等言情劇打破“虐戀模式”,引來收視狂潮后,“甜寵”之風就開始逐漸興起。
在類型劇扎堆的情況下,甜寵劇要如何突出重圍贏得觀眾的青睞呢?
合理化的人物構建和真實情感,
才能收割少女心
盡管許多人喜歡把甜寵劇當作一種類型,視頻平臺在提到垂直細分時,也常常把“甜寵劇”拿出來舉例,其實甜寵只是一種元素,就像警匪電影里有動作元素一樣。在甜寵劇這個概念出現之前,很多劇就已經有甜寵元素了?!?/p>
以往成績出色的甜寵劇,也大多具有一個核心概念。如之前華策影視出品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核心概念是經典的“學霸和學渣之間不可能的愛情”。當然隨著甜寵劇的進步,角色配備也有進化到《百歲之好一言為定》中這樣“學霸與學霸之間戀愛”的人物關系,但追本溯源,核心概念一定要好。
這種情況在隔壁的《一不小心撿到愛》的男主身上也有,男主不僅不知道怎么使用微波爐,害怕蟑螂,還在便利店撞翻啤酒,這些頗具喜感的細節弱化了男性角色的優秀特質,將男主拉回平凡世界,拉近了“霸總”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當霸道總裁不再油膩,反而有幾分小可愛,灰姑娘不再傻白甜,反而有幾分率真時,這些較為生活化的人物設定,已然打破了觀眾對“霸道總裁”和“灰姑娘”舊有的刻板印象,讓人物更加生活化、合理化,也貼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除此之外,拍甜寵劇的另一個重點是, 故事要具備真實的情感基礎。因為甜寵劇的受眾往往是年輕女性觀眾,許多創作者喜歡寫偏離現實的偶像化橋段,稍不留意就會顯得很假。比如相遇橋段可以狗血,但在一起一定要有合乎常理的故事邏輯,不能莫名其妙在一起,兩人之間也不再是救與被救的關系,而是攜手共建家園的同行者,比如,《良辰美景好時光》中,女主雖然是個明星,但男主也是一個有著眾多粉絲隱藏的游戲高手,比如《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中,邢克壘和米佧,一個刑警一個醫生,兩人專注搞事業的同時,不忘撒撒糖。 如今的觀眾們早已看膩了主角中弱的一方做事令人著急的劇情,“勢均力敵”的設定才是觀眾喜愛的類型,也才能讓故事貼近現實,經得起推敲。
不過,在“勢均力敵”的設定中,可能因為男女主都強會面臨糖分不夠的問題,這時一些創作者就開始了“工業糖精”的加工之路,找不到合理化的事件延續劇情,就直接用工業糖精強行提純。比如,《清落》中,男女主第一次見面,當兩人躲在密室里差點暴露身份時,男主便直接強吻女主,隨后,男主便因為女主單純不做作,死心塌地的愛上女主。這種無腦的邏輯,不僅讓觀眾讓不住想要摳腳趾,還讓故事變得奇奇怪怪。
相反,《月光變奏曲》中,初禮與晝川還沒在一起時,兩人對彼此的關心都是暗戳戳的,那種雙向暗戀,明晃晃中又透著一絲曖昧關系的場景,戰線拉得越長越讓人上頭。還有《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中,邢克壘和米佧在相處時,既有見面時不知所措的神情,飯桌上被戳穿曖昧的害羞,也有在震區救災時,悄悄說一聲保重后馬上投入各自工作的克制, 這種在細水長流的思念中,詮釋了他們為何能走到一起相愛的原因,這種“甜”才是觀眾磕得動的真正原因。
觀眾早已自帶“鑒糖”體質,
不刻意的“為甜而甜”反而能出新意
這也導致了甜寵劇口碑的整體偏低,目前尚未有一部主打甜寵元素的網絡劇豆瓣評分超過9分,如何突破創新的瓶頸,是行業人目前需要思考的問題。在目前公布的待播甜寵劇中,并未出現出較為搶眼的故事內容。即便《烏鴉小姐與蜥蜴先生》這樣帶有奇幻色彩,題材新穎的小甜劇也并未引起太大的水花。
不過,近期騰訊熱播的懸疑甜寵劇 《御賜小仵作》,或許能為甜寵劇創新打開不一樣的新思路。這部“無流量、無宣發、低經費”的古裝探案小甜劇,靠觀眾“自來水”安利,硬是沖到 豆瓣8.4高分?!队n小仵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甜劇,它是以探案為主,甜寵為輔, 劇中角色們工作第一、戀愛第二,大唐公務員敬業人設從始至終都屹立不倒,然而探案途中,男女主們不自覺流露出的曖昧又讓人忍不住說上一句“嗑到了”?!缎∝踝鳌冯m甜,糖卻發得十分克制,發乎情、止乎禮的互動讓主角人設更合乎故事背景,也讓人“嗑”得坦坦蕩蕩、清清爽爽。
經過連續幾年的“甜寵洗禮”,互聯網觀眾們早已練就一身“鑒糖”本領?;仡欉^去幾年扎堆出現的甜寵劇,為了發糖人設崩塌、邏輯崩壞的情況不在少數,這種不刻意的“為甜而甜”,反倒讓觀眾覺得很好磕。
不管怎樣,隨著甜寵劇數量越來越多,深耕質量才能推動小甜劇的發展,如今的甜寵劇需要的是“有趣的皮囊和深度的靈魂”,而不是一堆發糖的工具人,唯有以精品化方向進行打造,生產出甜而不膩的高品質甜劇,才能讓類型劇更好的穩健發展下去。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