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67 更新:2025-07-04 03:19:32
林心如的名字對于觀眾來說,想必絕不陌生。從最初的《還珠格格》以及《情深深雨濛濛》開始,逐漸被大陸觀眾所熟知。
此后林心如雖也為觀眾帶來了不少經典劇集,但《美人心計》、《傾世皇妃》等偶像劇演扎堆,讓林心如只留下了傻白甜與瑪麗蘇女主的名號。
林心如近幾年作品不多,而且工作重點也基本回到了臺灣。直到她將身份大幅度跨越,從演員行業進軍制片崗位,她的事業才迎來了第二春。
轉型制作人后,《傾世皇妃》就是她首次擔任制作人的古裝劇。
雖然擔任制片人的林心如近年來,拍攝了不少的影片但始終不溫不火。由于年齡的關系,她確實不再合適沉浸在青春童話中。林心如這次很聰明,她知道觀眾愛看什么,也明白自己的年齡定位。
《華燈初上》可以堪稱目前外網流媒體在臺擁有的最大投資規模、最佳卡司陣容的臺劇,林心如、楊謹華、劉品言、楊祐寧、鄭元暢、許光漢、霍建華……
而這部制作,真得讓林心如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從目前的播出表現來看,《華燈初上》沒有讓人失望。穩定在8.0的評分讓其在臺灣地區登頂日榜首位。制作公司與Netflix簽訂的是三季合約,目前更新完的第一季也只是“華燈初上”。
《華燈初上》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經濟全面騰飛的臺灣,處處歌舞升平、生意興隆。由蘇(楊謹華飾)與蘿絲(林心如飾)共同創辦的日式酒店“光”,正坐落于一條以日式酒店、居酒屋聞名的巷弄,日本人喜歡稱其為五木條通。
整個故事圍繞著一具女尸倒敘展開。在日常懸疑劇中,觀眾難以了解事件發生的動機,也難以明晰誰是兇手,但是可以根據死者身份進行正向推理。
而在《華燈初上》中,觀眾不僅不知道誰是兇手,更不知道誰是被害者……從而,推理的正向線索與反向線索均被掩蓋的情況下,懸念的設置雙倍落在觀眾頭上。
隨著故事的展開,圍繞著日式酒店“光”發生了種種爾虞我詐的劇情。這里的每一個人物均有行兇的可能,同樣這里的每一個人也都有被害的可能。
劇名取自于成語“華燈初上”,意為有著美麗光亮的燈剛剛點亮起來,一般用來形容夜幕剛剛降臨時的城市景象。
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繁華之下,有一股舔舐刀刃腥味鮮血的味道。對于日式酒店的客人來說,這里似是微型烏托邦的存在,但是對于每一位小姐來說卻似“戰場”。
起初,故事始終順著女性群像在社會中的艱難地位展開,盡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份秘密,但所有人識趣的守護著自己與別人的秘密。
她們卑微的工作與生活,尋求的是一份安穩的職業。但是當王愛蓮將蘇與江瀚(蘿絲前男友)的地下戀情公之于眾后,故事開始引入了殺機,也由此從“相愛”轉入了“相殺”。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里,一場離奇的謀殺案發生在東方快車上,形形色色的乘客都有作案的嫌疑?!稏|方快車謀殺案》有著極強的生命力,是極具理性邏輯與寫實風格的“本格推理”小說。
人物群像的“性本惡”與人物關系網的復雜化,帶給觀眾模棱兩可的猜測。而“暴風雪山莊”的模式(東方快車的空間范圍)又在本能生理上,通過密閉空間充分調動觀眾心理上的緊張感,吸引觀眾的興趣。
《東方快車謀殺案》劇照
《華燈初上》雖然攜帶著歷史的氛圍,但完全可以將其看作是密閉空間(光)中展開的“本格推理游戲”。故事中我們雖然看到了群像圖譜的復雜,但是似乎除了蘿絲以外,我們對其他女性形象并不了解。
至此,也為每個人物的行兇動機埋下了伏筆。
男性在《華燈初上》上取代成為“弱勢地位”的“女性”。在日式酒店中,小姐的身份擁有了翻轉,她們不再是風俗的象征。反而每一個男性都帶上了枷鎖:江翰的虛偽、中村先生的孤獨、何予恩的扭曲軟弱……
骯臟的身體下不是予取予求的快感,反而克制的情感始終壓抑著欲望的釋放。
蘇與蘿絲一同掉進了江翰的溫柔鄉,如果僅是反姐妹情深的愛情爭奪,整部劇會掉進狗血的漩渦中。王愛蓮、花子、百合、阿季的出現則分擔了兩位女主的情感壓力。
以警察局為輻射中心,每每當新的線索出現時,會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展開新的故事,但最為巧妙的是每件故事的展開都會跟同一個人物相關聯——蘇。
與阿季爭奪中村先生的是蘇,與王愛蓮暗中較勁的是蘇,趕走花子的是蘇,揭穿百合毒品交易的也是蘇。雖然蘇給觀眾的印象是癡情的女強人,但實際上對于蘇的人物背景來說,是最模糊的。
蘇一股腦得掉入癡男怨女、相愛相殺的愛情戲碼中,人物之間的矛盾,女性群體的成長歷程都讓這個女人更顯神秘。
在以欲望為交易檔口的酒店中,人性的糾纏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快感,更是社會地位的爭奪。
蘇看似是劇中最有頭腦的女人,但是她羨慕蘿絲擁有的家庭、羨慕王愛蓮的青春、羨慕花子受人愛慕,甚至是自己在孤身一人的處境中,還需要與失去“性別紅利”的阿季爭奪老男人的求愛。
在眾人垂涎的獸性環境下,蘇成為了第一個失去自我的人。所以她對蘿絲說出“江翰是我撿你不要的”,她自然而然把自己降到了受害者的地位,也自然而然讓男人成為女人選擇的物象。
因此,當江翰(男性)主動離開了蘇(女性)的管束,她作為個體的人的身份在社會上消散而盡了,同樣也預示著該劇的死者正是蘇。
在魚龍混雜的條通里,酒精與欲望的漩渦給人不斷施壓,漩渦中心也自然萌生出犯罪與秘密。小姐原本是服務男性,供男性取樂的對象。但是在“光”中,她們將男性幻想實現到了極致。
對于金錢的追求、對于名利的追求已經使她們不再滿足于被“凝視”的位置,反而主動在“女性競爭”中以陰險手段謀生存活。在情愛場的催化下,只有這種方式才能實現“救贖”。
《華燈初上》分3季共24集播出,在第一季中有很多未進入故事主線的人物,比如霍建華、鄭元暢、吳慷仁等等。就目前的人物來說,我們可以對兇手有一個簡單的預測:
首先,蘿絲與江瀚是兇手的可能性最小,即便蘿絲打心眼希望蘇消失,但是她們多年的交情仍然難以撕破臉。以至于江瀚就更沒有殺人的必要了。
百合與毒販目前的嫌疑應該是最大的。蘇將百合的毒品沒收,嗜錢如命的毒販必然不會輕易放過蘇,在中村先生即將帶蘇離開臺灣之際,毒販殺人滅口的可能極大,為了不讓蘇去告發,這兩個人有殺人的動機。
王愛蓮(愛子)與蘇之間的矛盾僅次于百合,王愛蓮對何予恩的感情凌駕于對蘇的報復上,她以不成熟的方式維護著自己的愛人。
蘇同樣有理由將愛子在日式酒店上班的事告訴她媽媽,至此工作、家庭、愛情的三面丟失讓她起了殺心。
花子與阿季雖然或多或少與蘇都有糾葛,甚至蘇在中村先生離開臺灣前擠占了阿季的位置。但是她們兩人的社會地位與原生家庭,決定了她們處事的膽量,并不太可能有行兇的實力。
《華燈初上》與2019年上映的《利刃出鞘》一樣“全員皆有嫌疑”,它們都延續著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模式??死锼埂ぐN乃乖诒娙酥械男袃纯赡茏钚?,正是因為他始終將自己至于事件的邊緣。
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本案真正的兇手還存在于未出場的角色中。
通過案發日的描述,編劇有意引導觀眾的思緒往男性角色的身上靠攏。但是筆者相信在一整季暗潮涌動的女性戰場中,為情所殺、因財被害的可能性太小。
如果結果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當中的“全員兇手”,或是《嫌疑人X的獻身》中使用的時間差與偽造不在場證明,倒也不乏精彩,一切皆有可能……
當夜幕四合、華燈初上之時,玫瑰悄然綻放。每一朵玫瑰都追求著那道深夜的“光”,莖稈的刺卻在花瓣凋謝之后肆意生長。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