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53 更新:2025-07-04 03:18:47
上個月是
《哈利波特》電影上映二十周年,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每天都在等貓頭鷹送來霍格沃茨的錄取通知書,而且早早就在家幻想:
“我是去格蘭芬多好,還是斯萊特林好呢?“
是不是有點“考清華還是考北大”那個味了。
雖然現在我已經接受自己是麻瓜的事實,可是你們猜我在TikTok上發現了什么?!
有人好像偷偷在霍格沃滋進修了!
90后小哥Zach King每周都在網上展示“魔法修習現狀”,狂吸了
6630萬粉絲。
犯人是如何逃離阿茲卡班的?
首先,讓影子托你一把;其次,留影子頂罪。
嗯……本來是橘色的啦,都怪他不小心打翻了顏料盤。
Zach King憑借出奇制勝的“魔法” 腦洞,被粉絲稱為
TikTok粉絲數No.5。
#1
當然,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都是:他利用視頻掩蓋自己會魔法的事實罷了!
圣誕節不下雪,節日氣氛總覺得少了點,男巫立刻給安排。
只是這雪造得,有點費圣誕老人。
有的時候劇情反轉太快,我剛以為看懂了,可下一秒又不懂了。
這椅子到底是畫的,還是真實存在的?
這地面到底有沒有坑??
偶爾他也親自演示“翻車”:
“透過盛滿水的圓柱形透明玻璃杯,物體成像會橫向變大?!?/p>
來,我們在水中放進一個球型棒棒糖,是不是……
等等,我的棒棒糖怎么變形了?!
“往可樂里放曼妥思糖,不可能出那么多泡沫,網上都是演的。我證明給大家看哈…… ”
越“翻車”粉絲越愛的,他可能是頭一個。
我還要強勢安利他的各種魔法小道具,超!絕!
就問他有沒有直播間,敢不敢上鏈接:
這個換頭化妝刷怎么賣?
兩用毯可以批發嗎?
搬家太累了,重力調節器能不能分享下啊。
我小時候經?;孟耄菚锂嬌毒湍苣贸鰜砩毒秃昧?。
“男巫”也幫我圓夢了。
還有這個“復原鏡”,發家致富就靠這半塊西瓜了。
(但是大家不要學他)。
反正是線上上課嘛,假裝網絡卡頓,就能多睡一會
(但是大家不要學他)。
同學的零食把他看饞了,拿過來嘗嘗唄
(想學,但是麻瓜學不會)。
他還腦洞大開,沖進博物館給名畫人物發口罩——戴口罩保平安,你們也要好好的。
那個……猶大!不許偷東西,我看到你了!
可Zach King的樂趣不僅僅是創造魔法,還在于揭秘。
#2
除了
優秀的拍攝、剪輯技術,他還善長利用各種視覺原理制造魔法效果。
最近他有一個視頻非?;?。
明明是遠遠地觀摩火箭發射,合影時他卻一不小心撞到火箭,被帶上了天。
很多人可以想到:就是運用了近大遠小的原理嘛。
不過為了拍出這條
以假亂真的火箭發射視頻,Zach King的團隊沒少下功夫。
首先,火箭和發射塔架都要根據真實資料,縮小還原。
最后,還要上威亞。安全指數 1,恐高指數 10086。
Zach King還經常利用鏡子,坐實男巫人設。
看,
滑板漂浮術!
看,
隱身術!
可道具越精巧、越大型,有的時候也意味著,他沒有犯錯的余地。
正式拍攝只有一次機會,一旦道具損壞,他就只能用之前的鏡頭。
為了一個看似隨意的“翻車”鏡頭,他排練時都要摔上幾十次。
你以為是簡單的背身投籃,他拍攝了
83次才成功。
手段、技術可以模仿,但最珍貴的還是他無窮無盡的腦洞。
#3
他從小就熱愛奇幻題材電影??础顿_紀公園》后,小Zach還會主動去看幕后花絮,試圖了解恐龍是如何被制造出來的。
7歲起,他就拿著父母的攝影機,和姐妹、家里狗狗一起,拍攝各種創意視頻,這也幾乎構成了他的童年。
制作影片是他和別人分享情感的方式,也是自己一生的夢想。
Zach King在大學就已初露頭角。
他和朋友們一起,做了貓咪版絕地武士“jedi kittens”,一天之內爆紅網絡。
那個時候直覺告訴他,不一定要和自己的同學一樣做傳統的好萊塢電影,線上模式或許更好。
"別人都在做的事情,不代表你也要做。"
Zach King認為,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并付出努力真正占據它。
TikTok視頻通常只有15秒。他的每條劇情要合乎邏輯,又要意料之外,源源不斷的靈感從何而來?
他的回答是,
童年。
小時候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而現在作為大人,對很多事都能做出“正確”的假設,生活也變得無聊了。
“不正確”或許更重要。
他會讓自己以孩子的思維看待事情,工作室里更是擺了很多玩具,就是為了激發大家各種新鮮、童趣的靈感。
他的很多創意,就是來自于孩子的思維。
比如臺球臺被稱為pool table,那為什么不是一個真正的pool呢?
橙汁是怎么榨出來的,是不是給橙子安了個水龍頭?
奶爸Zach King經常給孩子們變魔術,也帶他們一起拍視頻。
他希望觀眾和自己的孩子一樣,都能通過自己的作品產生有一種孩子般的“驚奇感”:“太棒了!”或者“他是怎么做到的?!’”
童年思維的“不正確”給了他無盡創造力,而接受人生的“不確定”,也讓他順其自然地迎接生活的驚喜。
這也是他最大的人格魅力。
#4
他到底算是什么職業?
大學畢業時,他說自己是
YouTuber,身邊很多人都表示困惑,這是正經職業嗎?產出的視頻有什么用嗎?
的確,看看他們的發明:可以伸縮的耳朵、迷情劑、逃課糖、無頭帽……似乎都沒什么大用。
可偏偏就是這些“沒用”的神奇小道具,給莊嚴的魔法世界帶去了無數歡笑。兄弟倆
最厭惡的就是“讓生活失去樂趣”。
Zach King的“魔法”大概也在于提供觀眾源源不斷的樂趣,這也讓他畢業后不久,就在短視頻Vine平臺斬獲
340萬粉絲。
干這一行 ,不確定性是常態。
他不懼從零做起,又轉戰
Instagram、TikTok,粉絲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媒體稱呼他為“TikToker”或者“YouTuber”,可十年后他會在哪、又有什么新的標簽,他也說不準。
他認為:“生活在于尋求視角,如果你從沒試著轉變,就會錯過很多樂趣?!?/p>
可以確定的是,他不會停止創造“奇跡”,給平凡的生活帶去驚喜和驚奇。
無論在什么平臺,Zach King的腦洞永動機,都會讓他成為一位優秀的視頻魔法師。
爆紅之后,他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巨星”,頻繁接受采訪。
有次在回答問題的間隙,他喝完礦泉水不經意間旋轉瓶身,看到商標內部竟然印了一只金魚。
他捧著瓶子:“我們一直想用魚做個視頻……”
話沒說完,他就沉浸在了自己新的腦洞之中,并不清楚地喃喃自語:
“……變成一條真的魚?!?/p>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