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271 更新:2025-07-04 03:17:12
中國脫口秀行業距離產業化、規模化的天花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圖源:脫口秀大會官微
文 | 宋筱倩 王月倫
編輯 | 施智梁
這個夏末,《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的開播給近兩年炙手可熱的脫口秀行業又添了一把火。截至寫稿時為止,本季《脫口秀大會》在騰訊視頻上的單集最高播放量已突破2億,平均每集節目收獲超1億的點擊量。
脫口秀演員語錄頻頻登上微博熱搜,節目議題屢屢引發社媒平臺的廣泛熱議,脫口秀越來越成為身邊親朋的下飯綜藝……這些具體可感的現象讓我們關注到這個正以驚人速度野蠻生長的行業。
從無人問津的絕對小眾,到網絡綜藝的巨大流量,再到線下演出的一票難求,脫口秀在國內的發展似乎已經熬過了水土不服的拓荒時期,在中國的文化藝術土壤之上結出果實。越來越多的資本涌入脫口秀行業,以期在年輕人的消費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而網絡綜藝收獲的流量進一步盤活了脫口秀行業,拓寬受眾面的同時,也為線下演出的上座率提供了保障。資本和觀眾的買賬給了行業更多信心和空間,這兩年脫口秀演員雖不至人才輩出,但在該領域持續深耕的人越來越多,也不斷有新秀嶄露頭角。
同時,線上節目和線下演出的頻次和熱度都有所增長,不但豐富了觀眾的消費場景,也為脫口秀演員搭建了更多向外輸出的平臺和渠道。
長勢喜人,但道阻且長。中國脫口秀起步晚,觀眾基礎薄弱,文化輸入存在認知壁壘。目前各大廠牌的演出基本在一二線城市徘徊,演員和編劇的生活狀態使他們的作品很難觸動下沉市場的人群。并且行業仍未打通系統培養新人的堵點,產業鏈也有待完善,因此中國脫口秀行業距離產業化、規?;奶旎ò暹€有很長的路要走。
▲ 史炎接受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專訪
以下是對脫口秀演員史炎的采訪實錄,略有刪減。
談資本與脫口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您覺得脫口秀火了嗎?
史炎:首先來說,可能當我們判斷這個行業火不火,甚至從我角度來說判斷這個行業成不成立,是否被資本追逐被資本認可,或者說它能不能盈利,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因為我可能做這行業很多年,然后我也是一直比較注重培養新人,所以我對一個行業成立的定義,就是說這個行業它不能只有天才,或者說不能只有天才能夠在這個行業活得下去。
比如說可能在5年前或者10年前,它其實沒有這個行業,可能你就知道李誕或者池子,只有他們能做一個脫口秀演員,活得不錯。其他的很多人,他們完全沒有辦法以此為職業來支撐自己,不要說火,哪怕是日常的生活都是不可能的。
而現在如果你在上海,你會發現有相當一大批脫口秀演員,他也不隸屬于任何一個公司,他就是一個自由職業者,然后他每個月可能就是接一些演出和商業活動,他可以活得非常好,而且他們這樣的收入可能比普通白領還要多。所以我們這個行業除了天才之外,其實有很多的人才可以活得下來,并且活得很好,我覺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至少是成立了。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脫口秀人群的規模與增速如何?
史炎:我覺得從疫情之后,其實還是增速挺快的。之前我們可能很多廠牌它可能一周一兩場演出,現在的話演出會更多。然后廠牌的數量,可能之前上海就那么幾家比較老牌的,但是現在你會發現鋪天蓋地可能會有十幾二十幾個廠牌在上海。
有些廠牌它可能比較幸運,它遇到了一些不管是投資人還是機構是很靠譜的,他們至少是有長期主義的這么一個理念,就是他知道文化產業這個東西它不可能做的那么快。雖然資本是求快的,但是他會尊重客觀規律,愿意沉下心來,比如說給你時間去成長,或者說幫你去解決一些問題。但現實中資本求快導致行業生態畸形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脫口秀行業如何能夠持續輸出爆款,給資本以信心?
史炎:我首先是感覺我所期待的行業的一個樣子,就是說資本來與不來都可以。資本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它對于行業的原生生態其實未必是件好事。
我們可以看到,由于資本的介入,中國脫口秀產業的生態其實還是比較畸形的。它其實就是有天有地,但是中間什么都沒有,大概就這樣。空中我們有非常牛的節目,然后我們有很比較一線的一些藝人。
然后我們地面上也有一些我們叫草根的藝人,他們可能完全沒有節目曝光,但他就是依靠日常線下的演出也可以活得還不錯,但是中間的其實空缺還是比較大的。正常的話其實它應該是一個金字塔型的,這才是一個比較好的生態的一個狀態。但是現在就是因為資本的介入,所以它成了就是一個上面也很大,下面也很大,中間比較缺失的畸形狀態。
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除了頭部的綜藝和底層的演出之外,其實我覺得中間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比如說短視頻也好,或者是中視頻也好,或者其他新穎的形式。我覺得未來會有一批人,他們可能不需要持續地去上長綜藝,但他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得線上的流量。其實現在也有一些人是這樣的,比如抖音上,你像什么付航等等這些,他們也還挺不錯的,挺火的。這批通過某些平臺或者某種營銷模式,獲得穩定的粉絲,從下往上走的人,我覺得是中國脫口秀行業生態穩定的一個關鍵。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您如何看待脫口秀行業資源集中的現象?
史炎:客觀來說肯定是有的,我之前在笑果主要的工作就是構建行業壁壘,就是簽了很多新人,當時我們一共辦了5屆訓練營,每期大概50個人,然后第一屆你像龐博,對他就是第一屆的冠軍。
當年做了很多工作,所以你看人的成長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可能你第一年看不太出來,但是后面會越來越好。會有些壁壘,但是我覺得也還好,我們現在聚焦在就是說笑果怎么樣,我覺得大家還是不用把眼光就是局限在這兒,未來的市場可能會是現在的十倍。
談脫口秀在中國:
先天不足,偶有碰撞,未來可期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完整的脫口秀產業應該有哪些環節?
史炎:我覺得如果從喜劇行業的角度來說,它應該是一個很完整的產業鏈,如果你去看,比如說美國那邊的一些產業的一個形態,首先核心的可能是演員。然后脫口秀的演員可能和其他的還不太一樣,他可能還兼著編劇,他還會做一些節目的編劇。我覺得最核心的還是人,這批人是很重要的。
然后從上往下說,最上面可能就是節目。線上的無論是那種深夜talk show,還是其他的一些比如泛喜劇類的節目對吧?我覺得這肯定是一塊。
然后往下的話可能就是我們叫special專場,就是喜劇演員他會錄自己的專場,國外最頂尖的專場版權可以賣到一個億美元或者是大幾千萬。哪怕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可能一個專場的版權也有幾十萬美元。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國內脫口秀專場的發展狀況如何?
史炎:專場這塊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基本上沒有什么線上的平臺在做這件事。之前,笑果做了一個嘗試,就是笑場,但是可能也沒有再往下的一個空間。當然再往下,就是專場巡演,國內這塊是發展得比較好的。
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一環,在美國有很多酒吧,它們可能就是專業做脫口秀表演的,或者是以脫口秀為主要標簽,比如紐約的comedy cellar等等。中國你很少見到一個場地,它就是為脫口秀定制的。因為脫口秀的文化地標其實還不太有,但是未來我希望能在大城市出現。現在中國脫口秀的表演場地主要還是基于廠牌,廠牌做了一個專屬于它的場地,這個場地只有它的演出在這演。但是其實從我的角度,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行業生態應該有的一個狀態。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除了門票收入,國內脫口秀產業還有哪些盈利模式?
史炎:專場的版權,甚至是整個的巡演的體系,還有專場制作體系,其實都是我們國內缺失的部分。中國都沒有一個專業的專場制作人,你說我想拍個專場好好做一下,都不知道誰能做這個事兒,就是大的平臺他們也沒有這種團隊,所以比較遺憾。
但是我們反正大家各自想辦法,我覺得我們還是想了很多其他的盈利的辦法,單從線下的角度來說,我們會做常規演出,它可能主要是帶來票房收入。然后我們也會找一些企業或者品牌來冠名,比如冠名我們的劇場,再比如演出中的品牌露出。然后我們還經常跟品牌做一些聯名,或者是一些內容定制的包場演出,這也是我們團隊做的比較多的一種形式。
以前沒有這樣的合作形式,大概之前大家也不知道該怎么去做。然后我當時還在笑果的時候,我們其實嘗試過,比如說跟丁香醫生,還有滴滴,做一些整合營銷的活動。我們幫他們定制內容,然后幫他們做表演的指導,還出一些藝人,然后甚至還有場地,以及制作大市場這個模式,當時我們覺得探索出來之后還是很有價值的。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脫口秀行業的瓶頸?
史炎:我覺得至少現在來說有一個比較大的瓶頸,或者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存在的困境,我覺得主要就是我們目前這個階段還不夠下沉。說白了我覺得中國最有價值的市場就是下沉市場,二三線甚至到四五線。
但是脫口秀這個門類,因為做脫口秀的人很多都是國外留學回來,生活在比如說上海或者是北京這種一線城市,所以說我們可能相對內容就比較難下沉。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脫口秀是否有文化藝術壁壘?
史炎:因為中國的比如說喜劇,之前可能大家比較熟知的可能是比如相聲小品,然后他們在處理素材的一些方式上,可能和脫口秀差別會非常大。
所以不同的喜劇形式之間,大家也會有非常不理解,就是粉絲之間也會有一些不理解,比如說脫口秀非常尊重原創,比如這個段子是就是誰先說的,比如說誰先寫出來那就是誰的,然后你不能說我的段子。但是比如說相聲在早期,它完全沒有版權意識,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說所有的段子。
當然說這個就有點敏感了,比如說一些相聲會借鑒脫口秀的很多段子,然后脫口秀粉絲就非常的不爽,然后相聲的粉絲就會說這個段子還有版權嗎?反正大家的理念會沖突的非常厲害。
然后對于一些議題,比如說很多脫口秀的粉絲,我們是非常接受一些,你可以認為是冒犯,我雖然也不認同說脫口秀是一門冒犯的藝術,我覺得脫口秀也是一個搞笑的藝術。冒犯我們只是手段,甚至是手段之一,甚至是不是核心的手段,我甚至覺得它只是手段之一,我們目的還是為了好笑。
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說你為什么可以冒犯別人,但其實脫口秀是嘗試建立一個保護區。或者是我們把它叫非軍事區也好,我們有些觀點可以在這兒去,我們就把它丟進去,然后看看它會怎么樣,但是這個區域可能是一個很封閉的,然后它也不會影響到外界。我們只是做一些你可以認為是社會實驗也好,或者說我們可能只是把這個觀點丟進去,然后來激發大家的一些思考,我們不是為了真正的做觀點的斗爭也好或者是怎么樣的。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脫口秀撞梗侵權的解決方式?
史炎:說句實話比較難。這個段子的版權在我們全行業都是個難題,我們很難為一個單個的段子去進行著作權的備案。我們只能說做這個行業的絕大多數人員,還是比較自律的。因為大家也都比較熟,尤其是在線下進行演出的,所以說誰說了什么段子,大家也都心里有數,對吧?
撞梗的情況也會發生,因為我們都在觀察生活,你生活的很多方面其實有點類似,如果只是單純的撞梗,我們可能會開誠布公地聊一下。
然后還有一些會比較惡劣,就是抄別人的段子或者是洗稿,當然我們同行內部是會抵制的。這種人很少,但是也有,而且我們拿他也沒有什么辦法。我們只能說我們大家可能都不排他演出,或者說不跟他一起玩,但他可能自己還是活得很好。還是靠一個社會輿論吧。
談脫口秀新人:
天才難得,地才可造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您自立門戶再創業的原因是什么?
史炎:我覺得還是想去實踐一下自己的一些理念,比如說從人才培養這方面,我還是比較愿意跟新人接觸,然后幫助他們成長。
首先你在實踐當中你肯定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藝術觀或者是一些理念,然后如果你有一個機會能夠去實施自己的理念,我覺得是還挺幸運的,所以我覺得知行合一。
除了演出之外,我還是想做一個人才培養的體系,從一個新人成熟脫口秀演員這個通路到底應該怎么打通,我應該用怎么樣的方式來幫助他去實現這樣一個成長的路徑,我怎么幫他修臺階,讓他能夠更快的走到山頂上。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現在做新人培訓的廠牌多嗎?
史炎:不是很多,而且之前有很多脫口秀培訓,我們覺得也比較水。我們現階段新人培養所采取的模式不是那種商業化的,我們更愿意去培養一些能夠在這個行業長久穩定發展的脫口秀演員。我們現在開了一個喜劇的課程,為期兩個月。
然后我們在北京、上海各有六七個新人,他們都是在比如說開放麥演出中嶄露頭角的,我們覺得他是有意愿在這個行業長久地跟我們一起走下去的,然后才讓他們來上培訓課,并且我們也不收任何費用。我們的培訓包含有課程,然后我們也會讓大家上臺演出,最后還有一個畢業匯報演出,是比較綜合的一個體系。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培養一批新人所需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是多少?
史炎: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環是喜劇的培訓學校,這在國內是完全沒有的。美國最著名的叫second city第二城市,然后日本的叫基本經驗,就這兩個應該是喜劇界的泰山北斗,我覺得我們中國其實離他們還差得很遠。
基本經驗他們在大阪和東京有兩個喜劇學校,每個學校每年都會培養幾千人,這其中我估計可能會有1/3左右最終真正成為喜劇演員,其他人可能我就來體驗一下或者怎么樣,未來還是做了其他的行業,但是他們也至少了解了一些喜劇。他們培訓的商業模式已經非常成熟,國內的喜劇培訓還比較初級,基本上是小作坊模式。比如說我們現在可能每年會帶十幾個新人,就還是那種師徒模式。
從新人到明星演員的培養周期其實很難去量化,包括國外有很多你現在看來很厲害的脫口秀演員,他們可能也是經歷了一個很漫長的痛苦期。我們拿體育比賽打一個比方,就是他撞上新秀墻,他可能一年兩年之后他突然就沒有方向了。
然后他需要很痛苦地去自我剖析,然后去重新找自己的方向。所以這個時間其實不好說,但是我只能說在國內這個周期已經快到不科學了。國外的話,從出道到成熟,我覺得至少得是5~10年這么一個時間,但是在中國可能一年兩年,如果你3~5年才出來就已經算慢了。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挑選脫口秀演員新人的標準是什么?
史炎:這是一個挺好的問題,但是這個很難回答。我們本著一種就是寬進嚴出的態度,如果你想來試一試,其實我建議大家都可以來試一試。脫口秀它本身是一個很好玩的東西,就看你想要做到一個怎么樣的高度,你可以成為一個很專業的人員,你也可以成為一個愛好者,你就來體驗一下,感受一下這是跟唱歌跳舞沒什么區別。
我之前我還跟人聊過這個事,他說你挑人的標準是什么,我說這可能就是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我描述不出來那個標準,但是我能看出這個人的潛力,這就是一種嗅覺。
如果你非要說的話,我覺得有兩條標準是我相對比較看重的,第一個就是表達欲,就是你有沒有比較強的表達欲。這種強的表達欲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這個表達力本來就很強;還有一種是他的表達欲沒有很強,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是被壓制的,就是他缺乏一個渠道來表達,你一旦給他一個出口,他的輸出就會很厲害。
所以你看很多脫口秀演員也好,編劇也好,你會發現他們在舞臺上可能很能說,但是私底下他們可能很沉默。
第二個可能就是看問題有一個自己的視角,或者說一個觀察這個世界的視角。我們一直說一個好的脫口秀演員應該像一個攝像師,就是他有他自己的鏡頭。
看一個新人的時候,我們最不看重的就是好不好笑,我們甚至很害怕一個新人他覺得自己挺好笑的,或者身邊人都覺得他很好笑。
我作為一個老師,我是能夠幫助你去挖掘怎么讓你的東西變得好笑,但是你本身看這個世界的一個視角、觀點、看法,這個是我沒有辦法去教的,這你只能自己去找。所以出于這一點,就是我經??吹揭粋€人,我說你真的很適合說脫口秀,他說“不會吧,我一點都不好笑”,我說沒有人需要你好笑,你的看問題的邏輯和視角是更重要的。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在培養過程中,喜劇天賦有多重要?
史炎:我覺得有天賦當然是一件好事兒,但是有天賦的人你很難教。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很頂尖的人才,天賦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希望在我的體系里面,有天賦的人可以走得更遠,沒有那么有所謂天賦的人,他也可以成長到一個不錯的狀態,我覺得這個體系就成功了。
而我們在實踐的過程中,我覺得所謂的喜劇天賦這個事兒其實沒有那么的重要,或者說大家對天賦的定義可能會不太一樣。就是很多人說你既然做喜劇,你的天賦應該是你的幽默感,對吧?有些人有幽默感,有些人沒有幽默感。在我看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就是幽默感這個東西其實是根植在每個人的內心的。
我不認為任何一個人是沒有幽默感的,他只是幽默的方式和你以為的那種幽默會不太一樣,但是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我之前也經常說就是喜劇它是一個宇宙,它不是一個跑道。如果它是一個跑道,一定有最快第二快,所有人都在一個方向上。但其實不是,有些人幽默是這個方向,或者說相對主流是這個方向,但是喜劇講的一個是surprise,要有意外。
宋筱倩、王月倫為《財經》雜志實習生
#正在發聲上線
硬核的事實、獨到的觀點,再也不用正襟危坐,捧著紙。地鐵上肩碰肩時,在車上放空時,在家里斷舍離時,在浴室洗澡時……點來聽聽“正在發聲”,聽聽看什么在發生。
第0期|當聚光燈和錢蜂擁而至,喜劇界的“吉普賽人”仍缺金主爸爸,擔心后繼無人?長按圖片掃描二維碼即可收聽。
▲ 小宇宙app “正在發聲”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