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970 更新:2025-07-04 03:15:31
據媒體披露,12月11日,著名演員陳沖發布長文,透露自己的母親張安中因癌癥去世,消息傳出,引起網友嘩然。
陳沖發布的長文長達2600余字,字里行間充滿了自己對母親的深深不舍和無限遺憾。
陳沖在文章中表露:此生第一個愛我的,也是我第一個愛的人在水深火熱中受難(指病痛折磨),我卻沒有在她身邊!
人怎么可能從這樣的遺憾中走出來?
據悉,在母親去世時,身為女兒和著名明星的陳沖并沒有陪伴在母親身邊,在母親的最后日子里,是陳沖的哥哥陪伴著母親一起度過。
對此,陳沖在長文中反復提及:媽媽生病期間,自己沒能始終陪伴在她的身邊。
特別是在母親最后的生命時刻,自己沒在身旁陪伴,感覺十分遺憾。
陳沖透露,母親是在今年2月確診為淋巴癌的。
在母親生病期間,自己也經常與母親通電話。
母親一聽到我的聲音就會問:你幾時回來?。?/p>
聊了幾句后她又會問:你幾時回來???
母親的這些話經常刺痛著陳沖的淚點,不時讓她在內心深處引發出無限酸楚。
而在自己的母親即將告別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時,似乎還在眼巴巴地等待她的到來。
然而,身為女兒和著名明星的陳沖,在母親彌留之際,最終還是身在大洋彼岸,沒有守候在母親身旁,更沒在最后看上母親一眼。
這是陳沖的遺憾,更是母親的遺憾。對陳沖來說,也許在今生今世,都會成為自己揮之不去的一個痛點。
也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沒有看見自己的女兒,陳沖的母親是帶著難以言喻的期盼和不舍,帶著只有母親自己才會知道的寂寞和凄婉離開這個世界的。
據媒體披露,陳沖的母親張安中是復旦大學教授,神經藥理學家,同時也是著名藥理學家張昌紹教授的女兒。
1961年4月出生于上海的陳沖,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學院。
1981年赴美國留學,從1986年起,開始立足于好萊塢。
1992年,陳沖與美國有名的心臟科醫生彼得結婚,之后,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美國,并成為美國女演員和導演。
也許是工作實在繁忙,或者是其他原因,就在陳沖的母親臨去世的那段日子里,身為女兒的陳沖始終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兜兜轉轉。
大洋彼岸的那頭有陳沖溫馨幸福的小家,而大洋彼岸的這頭,卻有著她一生一世、恩重如山而又即將告別人世的母親。
在母親彌留之際,自己未能在母親的生命最后一刻,在身旁告慰母親,為母親送上最后一程,盡女兒的最后一片孝心。
而是在母親去逝后,自己似乎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通過一篇長文,聊表自己對母親的追思,表白自己因為沒看上母親最后一眼的遺憾。
陳沖的長文灑脫飄逸,文彩飛揚,字里行間充滿著對母親的真情和思念。
然而,就是陳沖的這篇長文,卻引來眾多網友的怒懟和反思。
有的網友坦言:作為女兒,在明知母親重病在床,而且將不久于人世,自己卻不在身邊,不知守候,只是在母親的生命逝去后,通過文字聊表遺憾,讓人難以接受。
有的網友說:文字是蒼白的!作為女兒,在自己母親即將告別這個世界時,陪伴才是最真實的孝心,最誠摯的感情和對自己母親最純真的愛戀。
有的網友則直抒胸臆:明明知道自己的母親臥病在床很久,而且即將告別人世,為啥不回國來看看自己的母親?
為什么非得等到自己的母親孤獨地離開人世,才遠隔重洋,通過文字隔空喊話,表白自己的孝心,這和作秀又有什么兩樣。
這猶如有的子女,在父母健在時孝心缺失,對老人百般冷落甚至虐待,待老人去逝后,又不惜重金敲鑼打鼓,隆重追思,舉行盛大葬禮有何區別。
有的網友則坦言:如果對自己的母親真的有孝心,為啥就不能在母親身邊陪陪呢?那才是最硬核的真愛和孝心??!
請不要打著深愛母親的幌子作秀!每個子女的孝心和對父母的真愛應該用心用情,體現在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上。
而有的網友則一針見血地向陳沖喊話:自己的母親又不是突發疾病,今年早就知道了并且還在治療。
知道自己的母親確診癌癥,不在國內陪伴卻返回美國,現在母親去世了又來表演遺憾的戲,有點讓人接受不了。
雖然在母親治病期間來看望過母親,但后來母親的生命將逝,真的那么有孝心,就應該在母親彌留之際守候在身邊,讓老人帶著滿足和欣慰離開。
現在老人也走了,作為兒女,不能陪伴父母最后一程,談什么都是假的了。
愿天堂沒有病痛,祝老人家一路走好,陳沖就別秀了!
的確,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將老去。
當自已的父母或老去,或病故,按照國人的風俗習慣和傳統觀念,哪怕遠在千山萬水,路途再遙遠,作為子女,都會趕到彌留之際的父母身邊守候,看上父母最后一眼,送上父母最后一程。
然而,此次陳沖母親的仙逝,由于陳沖的缺席,似乎刺痛了人們內心深處的風俗習慣和傳統觀念這個習以為常的“心理訴求",因而才會引發大批網友的聲討和共鳴。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