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752 更新:2025-07-04 02:57:43
12月6日,電影《親愛的》中,張譯飾演的角色原型孫海洋,時隔14年,終于找回了被拐的兒子孫卓。
至此,電影中沒能實現的結局,在現實中終于圓滿了。
認親現場,孫海洋抱著兒子痛哭失聲,令人無比心碎。
“14年又57天”,每一個思念又煎熬的日日夜夜,他們都記得清清楚楚。
為了這一天,他們等了太久太久。
2007年10月9日,是孫海洋夫婦一生最黑暗的一天。
那天,孫海洋的包子鋪才剛剛開張一星期。
凌晨就要起來做包子,忙完之后,他準備補一會兒覺,4歲的兒子孫卓說:爸爸,我出去玩一會。
卻沒想到,這一出門,14年再也沒回來。
4歲的孫卓,被陌生人的糖果和玩具誘惑,從此杳無音訊。
從那一天起,孫海洋夫妻倆,就開始了漫漫尋子路。
他在大街小巷貼滿尋人啟事。
新開張的包子鋪,門頭也改成了極為顯眼的“尋兒子店”。
為了尋找兒子,他變賣了家產。
懸賞金一漲再漲,從5萬,到10萬,再到20萬。
為了找到孩子,這14年間,他幾乎跑遍了所有地方。
看到一張和兒子相似的照片,他便趕緊從深圳跑到寧夏。
在發現不是兒子孫卓后,這個堅強的男人,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為了找到孩子,甚至就連是騙子打來的電話,他都帶著卑微的討好,生怕錯過任何一點線索。
有時,就連騙子都不忍心再騙。
這些年來,孫海洋搬了十幾次家。
但不管搬到哪里,他從來沒換過手機號碼,也沒忘記帶著那個舊舊的行李箱。
行李箱里面裝著孫卓4歲時穿的衣服,帶著它,好像兒子也在身邊。
沒人知道,失去孩子的父母,有多心痛。
每一個節日,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劫”。
別人的“圓”,越發映照出自家的“缺”。
和孫海洋有著同樣遭遇的朋友,終于找到了孩子。
他特意跑去祝賀,可看到他們大宴賓客,鞭炮聲聲,他哭著離席了。
“我的孩子沒有回來,我真想有瓶農藥吃了算了。”
即使第二個兒子的出生,也沒能抹平這種痛苦。
在給二兒子辦出生證時,有人問要不要給孫卓辦死亡證明,孫海洋憤怒地跟人吵了起來。
“我始終相信,他一定會回家的?!?/p>
這份堅定,支撐著他走過了艱難的14年。
他在《親愛的》電影中留下了自己的真實電話號碼,電影播出,引起人們的共鳴。
這么多年來,無數人打了他的電話,其中有騙子,更多是幫助他的朋友和同病相憐的父母。
他記下了每個家庭的聯系方式,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想給別人撐一把傘。
他幫助50多個孩子,找回了家。
這一次,終于輪到他自己了。
分別時,還是稚子,再見時,孩子已經高出自己半個頭。
認親現場,他緊緊箍住兒子,仿佛怕再失去他。
十幾年的壓抑、痛苦和思念,和著淚水傾斜而下。
這個畫面,令人無比動容。
有網友評論:
想說恭喜,又覺得這倆字有點輕忽……這是一件喜事么?這是一件大喜事!可是這件大喜事成真的前情,真是太苦了……苦太多,把這喜都沖淡了……
從失去孩子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一直活在那一天。
他們拼了命也要找回孩子,那幾乎成了很多父母,活下去的目標。
1993年的某一天,葉金秀的兒子被人販子拐走。
最開始,她跑遍了周邊的幾個省,就像是著了魔一樣,一個村一個村地找。
后來,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她就在各個小學、中學、大學門口蹲守,希望兒子能認出自己。
她還跪在鬧市區,舉著尋人啟事,希望兒子在逛街時,能一眼看見。
有一次,她在尋找的過程中,經過一個懸崖。
心力交瘁加上營養不良,她直直地倒了下去。
幸運的是,被下面的樹枝鉤住,才撿回一條命。
救上來后,老公哭著說:不找了,再這樣下去,孩子沒找到,自己的命都要丟了。
可她說:只要有口氣,就要繼續找。
忍受不了失去孩子的痛苦,葉金秀和丈夫最終選擇離婚,她開始獨自尋找。
她曾冒著大雪,幾天吃不上飯,暈倒在路邊,差點凍死。
也曾在山中遭遇劫匪,對方搶走了她身上最后的一點錢。
幾多艱辛,幾多苦楚,唯有她自己懂。
尋子多年,她變賣了所有家產,家徒四壁。
她靠撿垃圾為生,以稀飯咸菜度日。
日日夜夜思念孩子,哭到眼角膜潰爛,可她卻連治病的錢都沒有。
從30多歲,一直找到50多歲,她唯一得到的,只有一身病痛和債務。
成為母親,是她一生最幸福的時候,同樣也是她一生悲劇的根源。
她的時間,永遠地定格在了失去孩子的那天。
人販子帶走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還有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歡樂。
丟失孩子的家庭,遠比我們想象的多。
這背后,是數以萬計的家庭,被拖進痛苦的深淵。
人販子到底有多猖狂?
福建,某男子冒充孩子家長,搶奪1歲男童。甚至孩子外公就在旁邊,都這么肆無忌憚。
貴州,一女子假扮護士,在凌晨偷走新生兒。當時,嬰兒和爸爸媽媽都睡在一個病房。
5歲孩童失蹤后,警方立即發布了孩子的相關特征。
可當找回孩子時,她身上的衣服全部被換了,頭發也剪得亂七八糟,就是為了掩蓋特征。
那些被拐賣的孩子,最后的結局如何呢?
好一點的,被賣到某戶人家,健康長大,也還算是不錯的結局。
而最可怕的,是被打斷手腳,挖瞎雙眼,由人販子控制著,去街上行乞要錢。
還有的未成年女童,甚至會被強迫賣淫。
對父母來說,孩子就是他們的命。
可對這些人販子來說,他們就是可供買賣的商品,是他們生財的搖錢樹。
他們聽不見那些家庭的哭聲,拿著賣孩子的錢,將孩子的父母,無情地推向深淵。
從此,他們的生活,失去色彩和希望。
那些找回孩子的家庭,都如愿過上幸福生活了嗎?
“寶貝回家”創辦者張寶艷說過:
被拐走的孩子,真正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的,最多占兩層。
這意味著,親生父母失去了孩子兩次。
一次,是被拐時。
一次,是找到孩子時。
這個殘酷的現實,包含很多原因。
一種,是孩子已經長大懂事,對養父母的感情割舍不下。
孫海洋說,想帶孩子回到深圳讀書。
可孫卓表示,雖然很愧疚,但自己還是想留在養父母身邊。
理智上能夠理解,感情上卻很難接受。
血濃于水,也抵不過養育之情。
《失孤》原型郭剛堂,找到了兒子郭振,可孩子也是選擇留在養父母身邊。
他在那里度過了20多年,那里已經成了他實際上的家。
所以說,人販子拐走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親情。
他們偷走的那些年,是血脈也很難再完全彌合的隔閡。
而另一個原因是,原生家庭因為找孩子,花了很多錢,家也已經不像家了。
葉金秀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孩子。
她曾提議兒子,去找身患重病的生父,一起拍一張全家福,這個愿望,最終沒能達成。
短短的四天會面之后,兒子便再也沒有來過。
拉黑了葉金秀所有的聯系方式。
據孩子養父母那邊的親屬說,孩子在那里過得很好,還有一套房子給他……
多年辛苦地尋找,家散了,人倒了,孩子也不會回來。
對父母來說,世間最痛苦莫過于此。
可他們經歷的痛,遠不止于此。
尋子15年的宋懷南,在極度思念和痛苦中,精神崩潰,跳樓自殺。
留下的遺書,只寫著:我只要我兒宋彥智。
10年后,孩子被找到,可父子倆早已是陰陽兩隔。
一個叫羅長美的女孩被拐,幾年后,她的親哥哥也意外離世。一子一女,一死一拐,從此,父親重病,母親瘋癲。
可在羅長美回家的前一夜,已經瘋癲多年的媽媽,喊了女兒的乳名一整晚。
從孩子失蹤的那天起,他們生命的唯一意義,就是尋找。
只有在路上,才覺得對孩子有個交代。
甚至,對很多父母來說,再生一個孩子,都是對丟失那個孩子的背叛。
所以,他們不敢放棄,只有一直不斷的尋找。
吃到好吃的,會想到,孩子吃過這個東西嗎?
過節的時候,會想到,孩子現在身在何處,穿得好嗎?開心嗎?過節吃的什么?
孩子丟失一天,他們的折磨就一天不會消失。
更令人痛心的是,即使找到了孩子,也不意味著結束,如何彌補這段缺失的時光,是每個家庭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我們都在呼吁人販子判死刑。
可別忘了,在譴責人販的時候,也千萬不要放過那些買家,不要去同情他們。因為正是他們有需求,人販子們才會越來越猖狂的下手,才會有罪惡的買賣產生。
他們享受的天倫,是偷來的!
與此同時,我也希望,當我們發現疑似被拐賣兒童時,能夠勇敢地站出來。
你的善意,就能拯救一個深陷痛苦的家庭。
你的勇氣,就能挽救一對絕望的父母。
衷心希望,那些被迫生離的家庭,都能圓滿。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回到父母身邊。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