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699 更新:2025-07-04 11:51:35
一個人的人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人在時間的這條長河中,起起伏伏,總會獲得各種各樣的經歷。
前半生光鮮,后半生也可能會落魄,年輕時流離失所,年老時也許會老有所依。
各有各的人生境遇。
小品演員潘長江,他年輕時取得過輝煌,但在安享晚年的年紀,他做出了各種頗具爭議性的事情,令他有些“晚節不保”。
潘長江是著名的小品喜劇演員。
他從九十年代開始聲名鵲起,演出過多個膾炙人口的小品。
他是小品界的代表人物, 6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對潘長江印象都較為深刻,也較為欣賞他所演藝的節目。
潘長江1957年出生于東北的一個城市家庭,他的父母均從事藝術工作,并在當地是頗有名氣的評劇演員。潘長江從小被此種環境所感染和熏陶,也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小他就學習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為他日后一鳴驚人奠定了基礎。
潘長江天生長的矮小,其貌不揚,他也曾為此苦惱過。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潘長江憑借自身的實力考入了遼寧省鐵嶺縣的評劇團。
鐵嶺縣也是走出了不少出色的喜劇演員,比如趙本山。
那時,他經常隨著劇團外出演出。
姻緣機會也就此來臨。
他們劇團下鄉所去的演出地,一個女孩成為了接待他們的服務人員,這個女孩是當地的一個播音員兼打字員,她叫楊云,長著一雙大眼睛,人看起來清秀水靈。潘長江見到楊云后,內心立刻泛起了漣漪。
那時恰好情竇初開,潘長江對楊云的愛意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她的笑容、她的樣貌、她的大方得體,甚至是一顰一笑都反復出現在潘長江的腦海中。
他喜歡上了她。這也許就是一見鐘情吧,潘長江想著。
他沒有勇氣表白,也沒有勇氣去搭訕,他選擇默默地關注著楊云,把關于她的更多信息搜集起來。
當遇到喜歡的人的時候,哪一個男孩或女孩的心都是砰砰地加速跳動,我們多想一秒不延遲地和對方在一起,但通常是勸服自己慢慢來。
從有心上人的那一刻,我們的心都在跟著心上人,我們想得到盡可能多的關于所喜歡的人的消息。
那個年代,不像如今的通訊發達,電話都是罕見的存在。
緣分是個巧妙的東西,潘長江在自己的家中再次見到了楊云。
有一天,潘長江一個人在家,門外傳來敲門聲。潘長江打開門后,有一位女孩找王晶平老師。潘長江一聽,這就是找自己的媽媽啊。而眼前這一位女孩,正是自己心心念念的楊云。
楊云經同學的推薦,想拜潘長江的媽媽為老師和學習評劇。
潘長江當然求之不得,一旦她成為了媽媽的學生,自己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潘長江抓住了這個機會,主動開始對楊云展開了多番追求。
每次楊云來家中學習時,潘長江都主動端茶倒水,還親自送楊云回住的地方。
潘長江多次主動獻殷勤,楊云并非不懂他的心思。
但她還是心存顧慮。
現在的姑娘看身高和顏值,上世紀的姑娘也不例外。
楊云對潘長江的人品十分認可,對他的身高卻心存芥蒂。潘長江身高是個硬傷,還沒楊云高,這讓楊云一時半會兒心中無法接受。
潘長江死纏爛打,不放棄,機會又來臨了。楊云想考學,專業學習評劇,由于發揮失常,最終落榜。她異常難過,潘長江不停地安慰她,帶她放松心情,并趁機向她表白。楊云經歷了人生的一次挫折后,也知道生活的不易,想到潘長江的體貼,她確實心動了,答應和潘長江交往。
楊云同意了,但楊云的家人不同意,潘長江依然不放棄。
親自跑到楊云的農村老家,幫他們家干農活,做家務。潘長江勤快的表現,加上楊云的勸說,楊云的父母最終接受了潘長江的身高。
潘長江前前后后追了楊云兩年的時間,1981年,兩人結婚,1985年,兩人的女兒潘陽出生。
從追老婆這件事可以看出,潘長江是個堅忍不拔,遇到困難也絕不放棄的人。堅持是種優良的品質,但一旦過頭,可能會演變成固執,給人帶來負面的影響。
跨入新世紀后,港臺和國外各種娛樂人物涌入,娛樂形式也開始豐富多彩,從單一的小品、戲曲變成了流行歌曲、電影、綜藝節目等為主流的娛樂形態。
潘長江這種以小品起家的演員逐漸淡出在大眾的視線之外。
很多年輕人聽到潘長江,名字感覺很熟悉,但卻對他印象不多。
潘長江露臉的機會大大減少,也幾乎沒有小品或影視劇問世。
正當大家將他淡忘之際,潘長江出現在了直播平臺中。
作為長輩,潘長江語重心長地對嘎子說:
網上的東西都是虛擬的,你把握不住,孩子。
言下之意,讓嘎子遠離直播帶貨,別沉浸在網絡之中。
嘎子聽著潘長江的“金玉良言”,情緒決堤,不停地抹眼淚,七尺男兒的軟弱一面不加掩飾地展現了出來。
兩人那次的連線對話被人稱為“潘嘎之交”。
嘎子并沒有聽潘長江的話,在直播連線后,在直播帶貨的道路上一去不返。
當初教導嘎子的潘長江,也陷入了網絡的虛擬世界中不能自拔。
2021年年初,潘長江開啟了直播帶貨,從那開始,他的直播一發不可收拾,并且在直播中賣起酒來。
潘長江直播賣酒直接導致他“晚節不?!薄?/p>
初次的挫折并沒有擊退潘長江,他愈挫愈勇,專門帶起了各類酒的貨。
然而,他帶的酒被人質疑有的是虛假產品,進而很多人都在直播間罵他并勸他退出直播。
潘長江依然不顧眾人的抵觸,他和嘎子在連線的時候還再次教育嘎子說,我就是被罵打的,這有什么好怕的,不用放在心上。
潘長江翻車最大的一次,當屬他帶茅臺酒的那次。
他在直播間中帶的茅臺酒的價格比網上還要貴。
有消息稱,潘長江在直播間中說自己和茅臺老大是好朋友,才拿到了不錯的定價權,關于這個傳言,潘長江已經給予了否認,并就此起訴了傳出這個謠言的新聞媒體機構。
無論這場官司是贏是輸,潘長江都輸了。
他把自己人生前二十年左右積累的名譽都毀于一旦,在人們心中的好感度也一落千丈,如今的潘長江似乎已經淪落成了一個小丑似的人物,一個為了賺點中介費而不顧自我形象的人。
為什么說潘長江追他老婆時,就已經是他晚節不保的征兆呢?
潘長江如今已經六十四歲了,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如果在直播帶貨中不得人心,就應該及早回頭,安心過自己的生活就好,何必還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在直播帶貨,在這個他稱之為水很深的行業里持續下去呢。
他把當初追老婆的那股堅韌不拔的勁用在了直播帶貨上,用錯了地方,使得自己積累的人氣付諸東流。
在潘嘎之交中,潘長江體會到了直播所帶來的關注度之大以及收獲的利益之多,這些現實的因素都驅動著潘長江想在直播帶貨中獲取一杯羹,從而使他越陷越深。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名和利遠遠沒有盡頭,懷著一顆淡然的心態方能平穩地過好人生。
在什么樣的年紀做什么樣的事情,六十多歲的潘長江,在直播帶貨行業中本就不受歡迎,那就別再執迷不悟,回歸家庭,回歸自己的老本行方是更好的選擇。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