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267 更新:2025-07-04 11:19:40
她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電影中出演了很多經典角色,她的名字曾經家喻戶曉,年齡大一些的觀眾都會聽過她的名字。
她在經典電影《苦菜花》中出演娟子,在電影《地雷戰》中出演田嫂,這些經典電影直到現在都深受大眾喜愛。
她就是楊雅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內地知名女演員。而且在我國電影事業中,楊雅琴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她參演的電影和出演的角色,是一代人的回憶。
楊雅琴,1944年出生于濟南的一個貧苦家庭,她是一個命苦的孩子,家里有兄妹四人,所以楊雅琴從一出生就吃不飽穿不暖。兩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沒過幾年,父親也去世了,楊雅琴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經常出現食不果腹的現象。幸好年紀尚小的楊雅琴有哥哥姐姐,于是在兄長的撫養下順利長大了。
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母愛和父愛的缺失,使得楊雅琴對家庭的溫暖充滿著極大的渴望。也逐漸使她養成了孤僻卻自強自立、執拗倔強的性格。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打開了另一扇窗。雖然楊雅琴有著不幸的童年,年幼時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她長得端莊秀麗,模樣可人,并且擁有著高挑的身材,無論走到哪里,都自帶主角光環。
1959年,15歲的楊雅琴陪同學前往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面試。沒想到同學沒考上,自己卻意外被導演一眼相中。她就這樣無心插柳柳成蔭,成了一名話劇演員。
1961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準備到山東拍攝影片《地雷戰》,制片方希望能夠在當地挑選一些演員出演電影。恰巧,導演發現楊雅琴身上有著英姿颯爽和堅韌不拔的氣質,于是,導演指定楊雅琴出演游擊隊員田嫂。
電影《地雷戰》播出后,楊雅琴扮演的田嫂面對鬼子又害怕、又勇敢的農民兵形象深入人心,廣受好評。憑借田嫂一角,17歲的楊雅琴在影視圈開始有了名氣,此后演藝事業走得格外順利。
1965年,八一電影制片廠準備將馮德英創作的長篇小說《苦菜花》搬上銀幕。因為故事的發生地是在山東,所以打算用山東籍的演員來扮演其中的角色。
這一次,幸運再次眷顧到楊雅琴身上。楊雅琴直接被導演選中,出演馮大娘的女兒“娟子”一角。要塑造好娟子這個戲份很重的角色,楊雅琴格外用心,她非常能吃苦,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問有經驗的人,那段日子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到了鉆研角色上。
但后來令導演苦惱的事發生了,當時楊雅琴才21歲,正處于女生成長期,所以整個人顯得格外胖。楊雅琴為了控制體型,使自己保持著最佳的狀態,她就采取少睡覺或不睡覺的方法,為了減,她還不停地爬山鍛煉。
終于,憑借刻苦的努力和英姿颯爽的外在形象,楊雅琴將娟子這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最終俘獲了觀眾們的心,楊雅琴也因此名聲大噪。
憑借在《苦菜花》中的出色表現,同年,楊雅琴被調到八一電影制片廠成為了一名專業的電影演員。
然而,命運常常喜歡惡作劇。正當楊雅琴準備在影視圈大展拳腳的時候。那段時間恰巧趕上了社會的動蕩,使得楊雅琴的演藝生涯受到沖擊,她的演藝事業按下了暫停鍵。
屋漏偏逢連夜雨,楊雅琴的演藝事業不僅遇到了挫折,而且婚姻也極其不順。
楊雅琴通過熟人介紹,嫁給了一位根正苗紅、家庭成分很好的警衛戰士。在那段特殊的日子,楊雅琴做到了吃喝不愁,兩人還在這段時間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為楊小潔。
由于,楊雅琴自幼父母早逝,她沒有從原生家庭得到足夠的愛。所以,她對婚姻寄予厚望,總是希望丈夫能給她很多愛和包容,來彌補她童年的缺憾。楊雅琴想要的,不僅是愛情,更是一個懂她的人,一個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治愈她的人。
但是楊雅琴押錯了賭注,幸福的生活不是別人給的,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努力去爭取和創造。
最終,個性倔強的楊雅琴選擇結束了這段貌合神離的婚姻。離婚后的楊雅琴并沒有被親朋好友所理解,相反,眾多人還對她冷嘲熱諷。
陷入迷茫的楊雅琴并沒有自甘墮落下去,而是在等待機遇重新啟動自己的人生。
1974年,楊雅琴30歲的時候,終于等來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個轉折點,這一年電影《偵察兵》開始籌拍,楊雅琴重新回到熒幕,并成為了該劇的女主角。
憑借在電影《偵察兵》的出色表現,楊雅琴再度回到大眾的視野。
除了參演《偵察兵》,楊雅琴還出演了《青春似火》 和《第二個春天》這兩部電影,巧合的是楊雅倩出演的這三部電影,都是出演三個“工農兵”的重要形象,憑借著這三部電影的角色,楊雅琴的名字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
楊雅琴在那個特殊年代里,更是成為了王曉棠之后、劉曉慶之前的中國電影第一花旦。有人評價,楊雅琴在中國電影事業、和電影演員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就是來源于此。
時間一晃來到80年代,隨著當時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新人進入到演藝圈中,而楊雅琴也隨著年齡的過大,再度遇到了事業的瓶頸期。此時人到中年的楊雅琴只能以配角的身份出現在電影中。如:在《心靈深處》中扮演李堅為劉曉慶配戲,在《西子姑娘》中扮演老師為張小磊配戲。
雖然事業下滑,但是楊雅琴心境平和,仍然一如既往的以嚴謹的創作態度揣摩角色。
同時,在婚姻的路上,楊雅琴也不甘心人生的無情和命運的捉弄,仍然對愛情和婚姻寄予厚望。
上世紀80年代后期,楊雅琴經人介紹,遇到了第二任丈夫,對方在香港經商,是楊雅琴的影迷,非常崇拜愛慕她。
隨著交往,兩人的感情日益升溫,面對自己的第二段婚姻,楊雅琴充滿了期待,但是男方卻表示,兩人如果結婚,楊雅琴必須放棄自己的事業到香港定居。
這個選擇對楊雅琴來說太難了,作為演員,如果到了香港,就意味著放棄了自己在內地的事業,沒有事業的婚姻,又能持續多久呢。
但是楊雅琴太渴望有一個穩定的家了,也太渴望找到自己余生的依靠了。為了婚姻,楊雅琴毅然放棄了自己的演藝事業,選擇與認識不久的男友結婚。
1984年,在拍完電影《遠方》后,40歲的楊雅琴在八一電影制片廠辦理了內退手續,與自己的第二任丈夫一起前往香港發展。
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殘酷。當時的香港,影視產業發達,競爭尤為激烈,楊雅琴在香港幾乎沒有施展抱負的空間,她的演藝事業也舉步維艱,面對事業的低谷,楊雅琴希望丈夫能給她更多的安全感和包容感,可是楊雅琴又錯了。
當楊雅琴褪去主角光環后,當愛情的新鮮感也褪去后,她的第二任丈夫對她也日漸冷淡,最終離她遠去。
曾經的山盟海誓和暖心的舉動,儼然已經成了過往云煙,留下的只有無盡的爭吵和折磨。第二段婚姻的失敗對楊雅琴的打擊很大,她再一次消沉下去。
為了減少痛苦和郁悶,她整日靠香煙來麻痹自己。然而,悲劇卻沒有憐憫這個個孤苦無依、眷戀情感的柔弱女子。
因為長時間的憂郁,楊雅琴的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在一次檢查中,楊雅琴發現自己患上了肺癌。
1996年,楊雅琴從香港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北京,在301醫院進行了手術,摘除了兩片肺葉。雖然進行了手術,但由于長期的酗酒和抽煙,她的身體很難恢復健康。次年,楊雅琴因癌細胞擴散,在北京去世,享年53歲。
給一代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影視演員,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她的葬禮上,兩任丈夫都沒有前來吊唁。
臨終之前,楊雅琴說道:
自己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繼續曾經輝煌而過早人為放棄的電影表演事業,最大的自責是單一地為了尋找和追求個人的情感和幸福,而狠心拋下曾經深愛她的萬千觀眾。
面對楊雅琴的遺憾,她的侄子、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楊軍說
“姑姑不重名利,她窮盡一生追求真情,但沒有追求到?!?/p>
楊雅琴的事業雖然大起大落,但只要堅持下去,也會有很大收獲,也必然會有一個安穩的晚年,可是她在追求愛情的路上,過于義無反顧,每當她感覺遇到真愛了,她就會像飛蛾撲火般投入進去,而且貿然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將希望全部寄托在另一半,殊不知,沒有自己的事業做依托,人生之路會更加迷茫漂泊。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