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794 更新:2025-07-04 11:14:53
由于某種原因,上周末的綜藝節目全部停播,于是筆者回看了備受爭議的《天賜的聲音3》第二期。
在這個節目中,信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就是蓋式音韻學的意義是什么?編曲水平提高了,歌手的唱功水平也提高了,但是原創性呢?華語?的音樂界怎么樣
相信自己是靠翻唱出名的,他覺得抬不起頭。雖然他沒有明說,但無疑是《死了都要愛》和《離歌》兩部作品。
信的大膽開篇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和支持,因為信里說的是真的。目前,原創歌曲類型的合奏確實很少,華語樂壇不斷被唱衰。
關于信的問題,雖然GAI、音評團、主持人、周深都做出了回應,但前三位顯然是懵了,相關解釋也很蒼白。它們只是一些場景,所以很難讓觀眾信服。
然而,與GAI、聽音團和主持人相比,周深非常冷靜,一句話就說明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盡管周深的演講有些凌亂,但他主要提到了兩點。
首先,周深肯定了蓋式音韻學存在的必要性。
因為這樣的綜藝節目的存在,經典歌曲可以被反復翻唱,小眾歌曲可以被推廣,不知名的歌手可以有自己的大舞臺。
第二,周深說做一個聲音合成并不容易。
這些年來,國內出了很多不同的留聲機,但能堅持到第二季的卻寥寥無幾,更何況《天賜的聲音》,已經到了第三季,甚至成為了浙江衛視的王牌留聲機。很有可能會有更多的季節。
第三,周深說原創是有門檻的。
這句話是周深演講的第一句話。雖然周深沒有展開它,但這足以說明問題的癥結所在。
其實原創有兩個門檻。一是對原創作品有門檻,二是對原創歌曲的聲音合成有門檻。
首先,相信很多人都明白,原創作品是有門檻的。
以去年的《中國好聲音2021》為例。這個節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盡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原創作品太多,質量不高。
李榮浩和楊坤也在節目中表示,節目不勸阻原創作品,但和原創作品競爭肯定是劣勢,因為新人的原創作品大多不成熟,只能靠自己去感動,所以第一次出場就很難征服觀眾。
細數近年來樂壇的新人和原唱,不容易被大眾認出的只有一個毛。對于新人和原唱來說,每個人做毛都不容易,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實力做毛。
其次,原創歌曲門檻更高。
原創歌曲要招到幾十個原唱,難度很大,需要準備或者臨時創作很多原創作品。
當信中質疑翻唱的意義,鼓勵原話出來的時候,很多網友表示全力支持,說市面上應該有更多原唱的配樂,出來后一定會追。
但事實真的會是這樣嗎?我覺得不太可能。
/span>央視和燦星聯合打造的《中國好歌曲》,應該是國內目前為止最成功的原創歌曲型音綜了,但是這檔節目也僅僅舉辦了三季而已。
為什么?無非就是優秀原創歌手難找、大多數原創歌曲不出圈,最終導致節目招商困難,電視臺和制作公司都難以承受。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中國好歌曲》是素人原創歌手,觀眾的接受程度本來就低,因為沒有自帶熱度和話題。
但是《我是唱作人》呢?第一季有王源、熱狗、王不易、汪蘇瀧、胡海泉、周筆暢、金志文,第二季有鄭鈞、張藝興、陳粒、GAI/隔壁老樊、馬頔等,算是國內最活躍的一批創作人了,但照樣不還是僅僅存在了兩季。
所以說,原創歌曲類音綜的門檻是很高的,首先人不好找,其次歌不好寫,再則觀眾的接受程度有限。
不是電視臺和制作公司不希望原創有市場,而是這個市場本來就小,且難以短時間內迅速擴大。
至于那些口口聲聲說希望看到更多原創音樂音綜的網友,不知道他們是真的愛原創音樂,還是一時口嗨。
音綜誕生這么多年來,無論是選秀類型的音綜,還是像《中國好歌曲》那樣的音綜,市場并不是沒給過原創歌手和原創歌曲機會,但是能出圈的歌手和作品依然寥寥無幾。
于是,問題還是回歸到了周深的那句話:原創是有門檻的。
對于這個問題,周深沒有展開說,僅僅只是點了一句,相信正是因為他私下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得不到解答。
信在《天賜的聲音3》為原創發聲,其實并沒有錯,勇氣也可嘉,但是筆者認為信思慮不周全,或者說他的發聲僅僅是一時熱度,并不能改善華語樂壇原創性不足這個現狀。
國內的原創音樂人那么多、音樂公司那么多、制作人那么多,誰不希望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拯救華語樂壇,但這個問題并不能靠一個人、一句話就解決。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