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772 更新:2025-07-04 11:07:49
仔細想來,這番解讀也算是切中要害,點出了電影最吸引眼球的部分——犯罪和愛情。表面云淡風輕實則信息量巨大的發言也契合了影片的氣質,正如片名,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涌”。
從逃亡到自我毀滅
一個優等生因為找搶走自己保送名額的朋友理論,誤闖民宅而背負上殺人罪名,原本光明的人生毀于一旦。令主角墜入犯罪深淵的兇殺案,是一場陰錯陽差的意外。巧合帶來萬劫不復的結果,加深了命運的荒誕感。
被暫時畫上休止符的悲劇齒輪在宋浩母親去世、返鄉奔喪時重新開始轉動,逃亡顛沛十五年后,章宇扮演的成年宋浩甫一出場,眼中的隱忍、麻木、絕望都暗示著,十五年來內心的良知一直在折磨著他,那場意外殺人的悲劇,依舊是他高懸于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糾纏的命運如同跗骨之蛆,將他再次拉入深淵。共犯們如同十五年前一樣默契地掩蓋了真相,真正打敗宋浩的,是他自己的悔恨和良知。
十五年后的宋浩曾經有過重生的渴望,潘曉霜(宋佳飾)的愛情,是點亮他人生的一盞明燈。
這是在命運重擊下變得麻木逃避的宋浩唯一一次看到人生的希望,這希望珍貴又渺茫。
父親宋建飛(王硯輝飾)是宋浩人生悲劇最大的推動者,代表了專治而強勢的父權。
他可以為了保送名額在雨中沖到副市長家去理論,也會為自己的升遷默許兒子被頂替;為了掩蓋罪責,補刀滅口殺伐果斷,卻也讓意外防衛傷人的兒子成為了殺人犯;一個兒子毀了,就找新的伴侶再生一個,并送他們出國成為自己新的希望。
宋浩在最終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廢了”的犧牲品,一直仰望著、想成為的父親形象坍塌了,他也走向了“弒父”的結局。
故事的余溫如同豆瓣短評中所說,“后勁兒太大了,像剛喝完一杯烈酒?!?/p>
平淡的敘事,“洶勇”的演技
《風平浪靜》上映后,豆瓣評分從7.5降至6.6,口碑的爭議集中在作為劇情犯罪片的案件鋪陳和事件邏輯。
首先,這個案件對于觀眾來說,還是有些過于平靜了。
從兇殺案本身來看,片中既沒有迷局重重的查案過程,也沒有出其不意的身份反轉。出色的電影技法營造出的氛圍,比劇情本身更加牽動人心。
短短幾分鐘,兇手、幫兇、受害人、目擊者、幸存者,統統展示在觀眾面前。這也是影片被詬病的原因之一,懸疑感拉滿,案情卻平鋪直敘,并沒有伏脈千里的鋪墊。
由于信息量的錯位,觀眾比主角更早知道了案件的全貌,導致最終好友李唐和父親宋建飛向宋浩坦白的時刻失去了揭開真相的沖擊力。觀眾少了跟隨宋浩解謎的過程,對他多年被欺騙、被利用、被犧牲的震驚與痛苦也少了些共情。
再者,片中的邏輯有諸多跳躍之處。
最出彩的角色無疑是章宇扮演的宋浩,無論是前期麻木隱忍下的恐懼與愧疚,還是后期希望破滅后的困獸之姿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宋浩遭遇陷害,被迫掩埋萬小寧尸體的一幕,眼中的困惑、無助、悔恨、絕望、憤怒,在靜止的特寫鏡頭下尤其震撼人心。
影片的畫面表達也頗具風格,冷冽且高灰度的色調讓壓抑不安的氛圍貫穿始終,牽動著觀眾的情緒。細節處也有巧思,宋浩和萬小寧在走廊中談話,聲控燈隨著對話忽明忽滅,曖昧不明的氛圍中,宋浩內心的黑暗與萬小寧的天真直白產生了強烈的對比。
極具電影感的表演和畫面構筑起扣人心弦的心理邏輯,贏得觀眾的共情,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事件邏輯的弱勢,影片依然具有較高的完成度。
片尾處章宇用客家話緩緩吟唱著主題曲,南方海岸的氣息撲面而來,如同整部影片一樣,暗潮洶涌,余韻悠長。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