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421 更新:2025-07-04 10:53:26
《月球隕落》能夠吸引觀眾的主要原因,來自影片的導演羅蘭·艾默里奇。從其早前執導過的同類型作品來看,《后天》,《獨立日》的口碑評價均在8分以上,《2012》則拿到了7.9的高評分,這幾部作品的上線時間都在2010年之前。
艾默里奇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災難片之王,其執導的大部分作品無論是腦洞對于世界末日的架構,亦或是特效的運用,都使得艾默里奇的災難片給人一種極盡真實的體驗感。尤其是《2012》這部作品上線后更是掀起了一陣末日熱潮,太過真實而又精彩的末日呈現,讓人極具代入感。
《月球隕落》既然是出自導演艾默里奇之手,難免會被觀眾看做是又一部災難片的佳作,然而5.6的評分,以最直觀的形式表達了觀眾的不滿。災難片之王執導的新作竟然連口碑及格線都沒能達到,看過的觀眾無一例外都認為作品對不起票價。
實際上,《月球隕落》這部作品不單單是達不到艾默里奇以往作品的水準,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究竟講的是什么都讓人一頭霧水,完全無法滿足觀眾的基本觀影需求,扒開特效的外衣,這部作品顯露出來的三大硬傷不得不提。
文化差異or邏輯硬傷?
《獨立日》,《2012》等作品雖然拿到亮眼的口碑,但并不代表作品本身沒有任何的問題,很大一部分觀眾給出高分也是因為作品給觀眾帶來的視聽體驗感,值得這部作品擁有更高的口碑評分。
但隨著觀眾的閱片量逐漸提升,對影片的要求早已經是今時不同往日,在這樣的境況之下,《月球隕落》還存在著過去影片中的問題,就更為直接的暴露了自己的短板。
《月球隕落》與大部分災難片一樣,都是帶有娛樂性質的作品,所謂的合理性加注到這類作品之上,完全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因此對于一些邏輯不合理的地方,大部分觀眾都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對于創作者來說,本應該對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盡可能的讓故事變得合理,嚴謹。
然而《月球隕落》有太多值得被吐槽的點?!?012》呈現的也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并不是小范圍的營救,因此參與的國家就不單單只有美國,甚至建造基地還放在了中國西藏,這就使得觀眾更有代入感,也更能夠增強世界末日可能來臨的信服力。
《月球隕落》同樣是一場威脅到整個地球人類存亡的災難,可以理解影片以美國為主視角切入,但是其他國家在這部影片中甚至連背景版的作用都沒起到,只是用寥寥幾句話帶過,讓一場全球性的災難變成了美國可以獨自應對,甚至幾個人就能完成拯救全人類的任務。
主角團隊已經不單單是被刻畫成英雄人物,影片甚至荒誕到除三人之外的其他人,都對拯救地球沒有任何的作用,只有被賦予了無限光環的三人組,能夠解決末日問題,避免讓災難侵襲全人類,完全是給觀眾降智的操作。
影片中對于人物行為的描繪,本身也是一種強行煽情的設定,當主角三人團登上月球拯救地球時,女主角的前夫作為高官,卻把全人類的安危置于不顧,僅僅只是因為他的前妻還在月球上。
將全人類生還可能的希望寄托在三個人的身上,且前提是在世界末日將要來臨的情況下,根本不知道他們三人是否能夠成功,美國軍方卻只是因為一句話就不采取行動。這種過家家式的劇情設定,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導演個人崇尚熱血英雄戲碼,不顧邏輯。
雖然這種劇情的設定也存在著一部分文化差異的影響,使得這種情節設定對于國內的觀眾來說難以接受。但情感的表達是共通的,本質上《月球隕落》存在的是邏輯硬傷的問題,單純的用文化差異來解釋,顯然是對這部作品的美化。
混亂情感關系失真,《2012》的套路玩不轉了
末日題材的作品往往都會加入對于人類情感的描繪,包含著愛情,友情,親情等各個方面?!短┨鼓峥颂枴返茸髌肪褪菍碾y與情感融合到了極致,即便真實性難以考證,也是能夠讓人相信的。
同為艾默里奇執導的《2012》,同樣呈現了末日下人類的情感選擇,自私而又世故的父親會為了讓孩子活著犧牲自己,面對末日來臨無法逃脫的戀人選擇相擁,直面生死,這些都是能夠打動人心的。
但混亂的情感關系也一直是艾默里奇熱衷于在自己影片中呈現的內容,《2012》中男主角與自己的妻子已經離異,而妻子組建了新的家庭,但是由于末日的到來,男主與妻子組建的新家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最終男主又與自己的妻子復合。
混亂的情感關系處在世界末日這樣的境況之中,不分你我,所有人都抱團取暖的設定,是以小家庭來反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但這種設定在《2012》中還能勉強被觀眾所接受,但到了《月球隕落》中,這種套路就徹底玩不轉了。
混亂的情感關系給人的直觀感受是失真,不再是以一個家庭為刻畫點,而是三個不同的家庭各自都有矛盾和羈絆,比如男女主與他們各自的孩子的矛盾,重組家庭的繼子繼女之間的關系,完全是剪不清理還亂,觀眾單單是把一家人的關系理順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注入了如此多的情感關系,只能說導演的理想太豐滿。
在這種末日題材的影片中,加入親情,愛情都是能夠讓觀眾與人物共情的,尤其是父與子之間的親情聯系,在末日之下更是顯得格外動人。適當的時候插入能夠起到正面作用,如果濫用這種情感,就很有可能致使影片矯情又做作。
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人類關心的不是怎么生存的問題,卻是這些兒女情長,刻意的催淚反倒讓人哭不出來。艾默里奇在《月球隕落》中顯然沒有把控好這種用人類情感呼喚愛的度,過于強調情感導致生存成了次要,這本就是違背了人的本能。
包括影片為了強調主角團的真善美,在不保證個人安全的前提下就選擇救人,全程都是依賴主角光環加持,才讓主角活了下來,這顯然也是為了強調戰友情式的不拋棄,不放棄。但以犧牲自我為代價,甚至在還有可能無法救活對方的情況下,依然選擇施救,這更像是一種無腦行為。
災難變玄幻,雜糅風格成無意義堆砌
看完《月球隕落》之后,很容易發現這部作品與艾默里奇以往指導的作品在風格上有一定的差別,過往的作品在交代災難可能發生的原因時,都很是注重科學性,對災難的注解,或是自救的方式都有實操的可能。
然而《月球隕落》卻成為了一部玄幻大片,雖然影片也盡可能地在用科學來強調這起災難發生的原因,加入了不少天文計算以及較為專業的軌道預測等內容。但與此同時,影片中穿插的劇情卻毫無說服力,當海嘯已經將航天飛機發射基地淹沒,主角團三人依然能夠從浪濤中成功起飛。
而月球先人的文明等級較之人類要高出幾個層級,在這種情況下,主角團依然能夠用一個不知名的炸彈,將外星AI粒子炸死,這也使得影片前期神乎其神的鋪墊顯得多此一舉。
在影片中強調月球是人為建筑的可能,且腦洞徹底放寬,認為月球是在億萬年前建造而成的,人類是一場覺醒反擊戰的幸存者,這完全是將作品推向了科幻片的范疇。但令人感到割裂的地方又在于,這種對于月球起源的科幻釋義,影片并沒有經過太多的鋪墊,也沒有一個更加合理的解釋,純粹的依靠臺詞輸出,只是表達了這一概念,卻沒有將其細化。
當觀眾還不能完全理解這種設定時,影片又以一種災難片的呈現方式來講述地球與月球撞擊的可能,再加上其中穿插著不少違背科學的玄幻情節設計,更是讓影片從災難片變成了科幻片,但在科幻片還未成型時,又變成了玄幻片。
艾默里奇這一次將太多的風格雜糅在一起,使得《月球隕落》不再像《2012》,《獨立日》等作品那么純粹,不難看出艾默里奇的野心,依然試圖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大放異彩。但只能說在特效場面的制作上,它維持了不會讓觀眾失望的水準,也的確做到了讓畫面質感能夠更加貼近末日氛圍,但對于一部災難大片來說,僅有特效是遠遠不夠的。
《月球隕落》能夠帶給觀眾的只剩下了大場面,在邏輯敘事,情感表達等各個方面做得都不夠到位。這并不符合艾默里奇一貫的水準。即便是加入再多的內容,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里也是講不完的,最終也只不過是變成一種無意義的堆砌而已,這樣的水準自然難以征服觀眾。
Copyright ? 20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