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櫻花影院人氣:134 更新:2025-07-04 10:52:45
文丨鬼腳七
極簡化和扁平化的驚悚題材在近幾年似乎成為了制造黑馬作品的捷徑之一,在剔除了復雜設定和傳統的驚嚇橋段之后,新時代的創作者更傾向使用簡單的框架和慢節奏的敘事來支撐整個故事,在文本故事之外,它們更強調外延的含義和影射,《夢魘絕鎮》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夢魘絕鎮》
這部小成本的驚悚劇集來自《迷失》系列的導演杰克·本德,無怪乎乍一開播就讓不少對于爛尾記憶猶新的觀眾對這部劇集心懷「高開低走」的憂慮,不過從目前釋出的七集來看,氣氛和節奏都被嚴格控制的《夢魘絕鎮》根本就不存在「高」,倒也可以無需擔心「低」的問題了。
在結構上,《夢魘絕鎮》確實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做是《迷失》的當代翻版,故事中的核心困境是兩個因素:其一是進入之后就無法離開的怪異小鎮,所有外出的道路終將回到鎮中,其二是隨著夜晚降臨而登場的惡魔,喬裝成人類的外貌哄騙房間內的人打破結界。
在鎮上的居民都是從不同的地方「進入」到小鎮,而開始了在這個異世界的生活的人,而作為新來者,主角一家的登場或許將成為展開小鎮秘密的關鍵所在。
為了離開小鎮,劇中角色有三種嘗試,警長決定帶著能抵御惡魔的黑石進入森林,餐廳女招待收到神秘的命令不斷殺人,以及新來的男主和IT男決定利用無線電與外界取得聯系,《夢魘絕鎮》收集和展示了大量的零碎的線索,黑石、收音機、地下室的尸體、神秘符號、IT男的幻覺、白衣男孩、不斷縮小的城鎮、老人的回憶、傳送樹洞、突然出現的狗、幾十年前的屠殺……
這些甚至無法判斷是否對于理解劇情有用的瑣碎細節鋪滿了整個故事,即便為此犧牲了正常的人物素材和動機闡釋,創作者也毫不猶豫,甚至最后沒法填坑也并無所謂——它要創造的,正是這樣一種效果,被海量的似是而非的情節淹沒,自知深處怪異的環境,卻無法理出頭緒的窒息感。
就和劇中角色一樣。
《夢魘絕癥》創造的這種氣氛或許是讓人能夠忍受漫長情節和大量隨意設定的重要因素——對了,這部劇還是周播,在拉長了戰線和期待之后,《夢魘絕鎮》拉起的觀眾期待或許已經是它最值得驕傲的成果了。
不過還是先說回故事本身,和《迷失》中孤島 怪獸的組合相比,《夢魘絕鎮》將雙重封閉因素都抽象化了,故事的情節重點也從「墜機迫降如何逃離」,轉向「我們究竟為何會在這里」的提問,故事搭建的迷宮的最終指向,并不是出口,而是入口。
《夢魘絕鎮》有幾個設計相當值得注意,一是在鎮上的人物關系設置,在這個鎮上生活中一群身份和職業都非常典型的人:黑人擔任的警長和白人擔任的神父,華裔小警員和他開餐廳的母親,神經質的女服務生和哥哥一起生活,后者負責照顧鎮上的動物,一位女性掌權的big house和群居在其中的嬉皮男女,除此以外,來到鎮上的新人,兒女雙全的中產一家,以及靠IT暴富的新貴。
小鎮的彈丸之地容納了一個完整的美國社會,在前七集中幾乎沒有太多推進、而停留在展現現狀的故事線也更像一出現實寓言 :外來的威脅沖擊著每一個人,群居派和獨居派互不干涉,主角家庭來到這里之后迅速瓦解,以及年輕男女似乎毫不在意如何離開而選擇夜夜狂歡。
這或許是對于現實境況或者社會制度的直接搬用,在此象征意義之上,劇本設定甚至跳過補給、電力、物質等一系列問題將小鎮打造成一個和現實生活相差無疑的完美微縮模型。
與之相對的是神父的設定,神父在劇中提到他認為自己和眾人都身處「第74卷圣經」的過程中,而劇中懸掛黑石抵御亡靈的方式無疑正是對于十字架的化用,主角夫妻在尋找問題根源的過程中最終將問題指向「我們還活著嗎」,也進一步回應著人們都將在這個小鎮上接受甄選,以決定能否「回家」——當然不是指塵世的那個家,而是天上的那個家。
一開始被處死的酗酒男的酒癮、神父不為人知的過去、警長和兒子的微妙關系、IT男的傲慢,還有男主一家瀕臨崩潰的婚姻,鎮上的人都有故事,但這些故事都有什么秘密,都在等待著「贖罪」嗎?和夢魘小鎮對應的,是圣經中那個過渡地帶的煉獄嗎?
另一方面,《夢魘絕鎮》的類型標簽可是明明白白寫著「科幻」類型,「死」這個概念或許也能進行更合乎理性的解釋,關起的房門,代表禁忌的黑石,從不越過雷池的惡魔,以及從各地被送到這里的陌生人,套用在科幻外衣下的,或許又是一個身體陷入沉睡,于是將腦內世界展示出來的類型故事。和夢魘小鎮對應的,是現實中某家植物人護理中心嗎?
有了《迷失》的珠玉在前,我們很難判斷這個故事會變成什么樣子,在各自相互矛盾,甚至完全不同屬于一種風格的設定和細節鋪陳面前,故事的主線脈絡在七集之后依然不見蹤影,與其說這是創作者刻意保留的懸念,不如說正是當代驚悚懸疑類型在削減了大量限制之后,獲得了可以生發出多種解釋的體裁優勢。
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將故事「講實」反而成了下下選,但是在虛掩背后能拿出多少真貨,賣關子賣到最后真能讓觀眾滿意,還是繼續甩鍋下一季,那就不得而知了。
Copyright ? 2018-2025